首页> 中文学位 >唐朝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研究
【6h】

唐朝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及目的

第一章 飞天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飞天的起源

第二节 唐朝以前飞天概述

第三节 唐朝敦煌壁画中飞天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唐朝佛教壁画中飞天的造型特征

第一节 形象由男性转向女性

第二节 动态由“V”形转向“S”形

第三节 线条由僵硬转向灵动

第四节 构图由单一转向多变

第五节 设色由平实转向艳丽

第六节 服饰由程式转向世俗

第三章 唐朝飞天形象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国力的强盛和佛教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风气和审美需求的转变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第四节 绘画风格对宗教艺术的反作用

第四章 不同地域的飞天造型比较

第一节 与中原飞天比较

第二节 与西域飞天比较

第三节 与日本飞天比较

第四节 与印度飞天比较

第五节 与西方天使比较

第五章 唐朝壁画中飞天造型艺术对我绘画的启示

第一节 坚守“意象造型”这一中国画创作灵魂

第二节 艺术作品要以主观情感的表达为目的

第三节 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敦煌壁画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其中唐朝时期的壁画作品代表了我国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敦煌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最为辉煌的阶段。“飞天”形象是敦煌壁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艺术装饰性。“飞天”以其飘逸灵动的造型深受人们的赞叹和怜爱,并成为佛教艺术的标志和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飞天”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写意性,这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绘画不受客观物象限制的意象造型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相契”的审美理念。基于此,本文对唐朝“飞天”形象的造型特征展开论述。
  本文共分五章,首先在绪论中阐明唐代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目的和“飞天”这一名词的由来;然后第一章开始论述飞天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唐朝各时期的飞天所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在第二章进一步结合唐朝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具体形态,总结、归纳出其造型特征并逐一阐述;紧接着第三章分析出唐朝飞天形象形成的原因;接下来第四章将唐朝时期不同地域的飞天形象进行比较,找出彼此地域性的差别;最终第五章得出结论,飞天是虚构的形象,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出来的,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理想制作出有飘逸,有美感、有个性的形象,在造型上具有非常强烈的意象性。正因为唐朝敦煌飞天反映出的不拘泥现实物,以主观情感的表达为目的造型观念对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