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研究——以西峡县为例
【6h】

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研究——以西峡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2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现状及运作方法的演变

2.1 我国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现状

2.2 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的运作方法

3 西峡县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方式

3.1 西峡县被征地农民的整体情况

3.2 莲花街道办事处新兴居委会北王营组的留地安置方式

3.3 紫金街道办事处小城居委会二组的留地安置方式

3.4 五里桥镇葛营村东李营组的留地安置方式

3.5 西峡县城郊三块地留地安置方式的总体评价

4 我国典型的留地安置方式及其与西峡县的比较分析

4.1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留地安置方式

4.2 厦门“金包银”工程的留地安置方式

4.3 咸嘉村留地安置方式

4.4 总体评价以及经验借鉴

4.5 三种典型的留地安置方式与西峡县的比较分析

5 城郊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政策建议

5.1 通过“股本金”入股扩大留地安置方式的适用范围

5.2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和运行机制

5.3 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的再就业问题

5.4 更进一步地完善留地安置相关的政策法规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被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多,使得被征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他们的长期生存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解决该不稳定因素的时候,探索出了一条留地安置的创新型道路,留地安置方式的探索性尝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很多成功的典型案例,中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也在陆陆续续地实行着。留地安置方式弥补了一次性的货币补偿方式的不足,使被征地农民得到长期的生活保障,并维护其根本利益,但在实际探索中也发现,留地安置方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文的研究中有所体现和解决。
  本文通过对我国留地安置的背景、现状、政策演变以及传统的运作方法的分析,再结合三个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留地安置方式的成效分析,研究出我国留地安置在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以西峡县为例,选取了三块城郊留用地,并分析城郊这样一个经济基础一般的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地实行留地安置方式。种种现象和结论表明,在解决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的问题上,除了留地安置本身的一些措施以外,还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辅助一些相关的政策,比如中央政府对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和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留地安置具体政策的变通。只有在中央政府大政策环境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适宜地实行留地安置政策,才能够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强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和容纳能力,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被征地农民问题的自我解决,缓解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更进一步地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