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BCG2、LRP在索拉非尼耐药的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h】

ABCG2、LRP在索拉非尼耐药的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一、ABCG2、LRP蛋白在肝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二、ABCG2 mRNA及LRP mRNA在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细胞系的表达研究

2 结果

3 附图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BCG2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以肝细胞肝癌为主。对于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多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但部分肝细胞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发现,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对部分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有确切的疗效[1]。但大量临床应用后发现,部分患者在规律服用索拉非尼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索拉非尼耐药,以至于治疗效果较差,即使合并应用其他类型的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其治疗效果亦不理想。这是肝细胞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2,3],ATP结合膜转运蛋白G2(ATP-binding cassette G member2,ABCG2)及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与多种肿瘤组织耐药相关。研究同时发现,ABCG2作为肿瘤干细胞重要的表型标志物,在维持肿瘤干细胞的干性及在肿瘤干细胞功能完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进一步说明ABCG2蛋白在肿瘤细胞耐药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本研究课题对ABCG2及LRP蛋白在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细胞癌与索拉非尼敏感肝细胞癌之间表达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这两种蛋白与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的关系,以探索ABCG2及LRP蛋白在原发性肝癌出现索拉非尼耐药所发挥的作用。
  目的:
  通过研究索拉非尼耐药及索拉非尼敏感肝细胞癌ABCG2及LRP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它们与肝细胞癌出现索拉非尼耐药的关系,以期为肝细胞癌患者制定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组织标本38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所有患者均为单发肿瘤,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等其他治疗;确认复发且无法手术后,均规律口服索拉非尼(商品名:多吉美,400mg/片,1片/次,bid)。所有规律服用索拉非尼的肝细胞癌患者均根据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价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其中索拉非尼耐药患者13例,索拉非尼敏感患者25例。收集同期收治入院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周围正常肝脏组织标本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三组组织中ABCG2及LR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于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评分。记录所有患者肝癌肿块大小,患者年龄等资料,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处理收集整理的实验数据。
  2.索拉非尼溶液诱导培养肝癌细胞系SMMC-7721,以获得索拉非尼耐药肝癌SMMC-7721细胞系,并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耐药细胞系与原始细胞系中ABCG2 mRNA及LRP mRNA表达的差异。
  结果:
  1.索拉非尼耐药组、索拉非尼敏感组及正常肝脏组织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G2蛋白在索拉非尼耐药组、索拉非尼敏感组以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44.0%、13.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非尼耐药组与索拉非尼敏感组比较,正常组织组与肝癌组比较,p值分别为0.036、0.003,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LRP蛋白在索拉非尼耐药组、索拉非尼敏感组以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6.0%、20.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非尼耐药组与索拉非尼敏感组比较,正常组织组与肝癌组比较,P值分别为0.038、0.046,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对于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细胞癌患者,ABCG2与LRP的关联分析显示,x2=7.89,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蛋白在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有关联。进一步计算关联系数r=0.614。
  4.对照组SMMC-7721细胞系及索拉非尼诱导培养的SMMC-7721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1.54μmol/ml、18.8μmol/ml,后者是前者的12.2倍,耐药性成倍增加,说明我们成功诱导出索拉非尼耐药SMMC-7721细胞系。
  5.ABCG2 mRNA在耐药细胞系及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7±0.315、0.157±0.071,经检验,t=4.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RP mRNA在耐药细胞系及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0.220、0.110±0.066,经检验,t=5.73,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通过绘图比较发现,索拉非尼耐药SMMC-7721细胞系与对照组SMMC-7721细胞系相比,差异明显,耐药组ABCG2 mRNA及LRP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1.ABCG2、LRP的高表达可能是原发性肝癌对索拉非尼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可能成为判断肝细胞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敏感与否的指标。
  2.ABCG2、LRP蛋白在索拉非尼耐药患者中的表达有明显关联性,它们可能在促进肝癌出现索拉非尼耐药方面有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