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
【6h】

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

1.2 主要检查仪器和药品

1.3 术前检查

1.4 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1.5 术后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组内各自术前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屈光度值(D)与术后2年时比较

2.2 两组组间裸眼视力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眼轴长度增长、屈光度加深比较

2.3 治疗次数

2.4 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病理性近视一般指屈光度数高于-6.00D、眼轴长度大于26.5mm并伴眼底病变的屈光不正,眼球矢状轴变长为其病理解剖学基础,进而导致后巩膜葡萄肿、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等一系列并发症,造成视力严重损害。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病理性近视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提示视力预后不良,尤其是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易导致黄斑出血,如不及时治疗,视力丧失的风险很高。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控制近视发展,减缓眼轴增长,防止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进展,有明确可靠的效果,是防治病理性近视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积极措施。目前此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得到改进和简化,但对于已存在并发症如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患者,则治疗效果欠佳。雷珠单抗为近年新兴抗新生血管药物,对新生血管性疾病效果显著。然而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不同于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或病理性近视自身,单一的后巩膜加固术或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如雷珠单抗,具有不能有效的控制视力进一步下降、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发等不足。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后巩膜加固术,可以在控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情况下,施行后巩膜加固术控制病理性近视的进一步加重,且减少了因术中刺激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黄斑出血。目前国内外对此种联合手术方式报道很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与单纯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数、眼轴改变、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等,探讨其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与单纯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数、眼轴改变、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等,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效果。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眼科诊断为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40例40眼,其中20例20眼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后巩膜加固术为联合手术组,记为PL组,男性8例8眼,女性12例12眼,年龄18-62岁,平均(39.350±10.302)岁;另20例20眼单纯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记为L组,男性9例9眼,女性11例11眼,年龄19-59岁,平均(40.500±10.822)岁,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3﹥0.05),性别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749﹥0.05)。术前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屈光度数(D)PL组分别为(1.510±0.310)LogMAR、(0.710±0.261)LogMAR、(30.537±2.269)mm、(-15.780±5.038)D,L组分别为(1.550±0.248)LogMAR、(0.760±0.209)LogMAR、(29.792±1.600) mm、(-14.200±2890)D,两组上述术前同一观察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1,P=0.654﹥0.05、Z=-0.835,P=0.429、t=1.200,P=0.238﹥0.05、Z=-1.098,P=0.277)。PL组行雷珠单抗0.05ml(0.5mg)玻璃体腔注射后5-7天行后巩膜加固术,L组单纯行雷珠单抗0.05ml(0.5mg)玻璃体腔注射;随访期采用按需治疗方案,随访观察2年时间。所有视力均已转换为LogMAR标准视力。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取检验标准均为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2年两组组内的UCVA、BCVA、AL、D值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两组组间上述各指标变化、雷珠单抗注射次数以及术前2组间年龄、UCVA、BCVA、AL、D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而对于其他非特异性并发症如术后高眼压、角膜上皮损伤、前房闪辉等则采用描述性分析,两组间性别的差异采用四格表的χ2检验、随访过程中黄斑出血的发生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1.两组组内各自术前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AL)、屈光度值(D)与术后2年时比较
  PL组术后2年的UCVA为(1.165±0.237)LogMAR,BCVA为(0.303±0.180)LogMAR,AL值为(30.639±2.210)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5、Z=-3.729,P﹤0.05、t=-2.855,P﹤0.05)。术后2年D为(-15.913±4.596)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6,P=0.545﹥0.05)。
  L组术后2年的UCVA为(1.235±0.280)LogMAR,BCVA为(0.458±0.300)LogMAR,AL值为(30.749±1.539)mm,D为(-16.100±2.799)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6,P﹤0.05、Z=-3.470,P﹤0.05、t=-5.560,P﹤0.05、t=5.763,P﹤0.05)。
  2.两组组间裸眼视力提高(ΔUCVA)、最佳矫正视力提高(ΔBCVA)、眼轴长度增长(ΔAL)、屈光度加深(ΔD)比较PL组与L组裸眼视力提高ΔUCVA分别为(0.345±0.226)LogMAR、(0.315±0.220)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3﹥0.05);最佳矫正视力提高ΔBCVA分别为(0.408±0.248)LogMAR、(0.303±0.266)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0,P=0.205﹥0.05),虽然两组在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手术组有更好的提高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趋势;眼球增长ΔAL分别为(0.102±0.159) mm、(0.957±0.769)mm,屈光度加深ΔD分别为(-0.138±0.998)D、(-1.950±1.49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15,P﹤0.05、Z=-3.667,P﹤0.05)。
  3.雷珠单抗治疗次数
  2年随访期内,PL组20例20眼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32次,平均(1.600±0.598)次;L组20例20眼雷珠单抗总注射次数为44次,平均(2.200±0.951)次,两组间注射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96,P=0.036﹤0.05),表明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
  4.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
  PL组术后1周内1例1眼发生角膜上皮水肿合并角膜上皮损伤,5例5眼出现高眼压,3例3眼出现前房闪辉,共7例7眼发生上述并发症,发病率35%。术后2年内1例1眼出现黄斑出血,发生率为5%。L组术后2例2眼出现前房闪辉,发病率为10%;术后2年内出现2例2眼黄斑出血,发病率为10%。两组间黄斑出血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05)。两组均无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1.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
  2.雷珠单抗联合后巩膜加固术可减缓病理性近视的进展,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