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菊花保肝胶囊抗乙肝病毒及肝保护作用研究
【6h】

野菊花保肝胶囊抗乙肝病毒及肝保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中药抗HBV和肝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 中药抗HBV研究进展

2 中药肝保护研究进展

3 中药抗乙肝病毒和肝保护双重作用研究进展

4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野菊花保肝胶囊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第三章 CBC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第四章 CBC肝保护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对野菊花(Flos Chrysanthemi indici)大量的研究工作,本课题对从中提取并自行制备的野菊花保肝胶囊(以下简称为CBC)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课题通过CBC体外抗HBV的药效学研究,筛选出了既具有抗HBV作用又无毒性的药物浓度;并通过最大给药量法检测急性毒性,进一步评价CBC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酒精致KM小鼠肝损伤以及刀豆蛋白A致KM小鼠肝损伤模型,进一步评价了CBC的预防性肝保护作用。
  抗 HBV实验中,应用典型的体外筛选抗 HBV药物细胞——HepG2.2.15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CBC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半数致死量(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此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BC对第6 d、第9 d HepG2.2.15细胞培养基中HBsAg和HBeAg的含量,探讨其对HBV的作用。结果显示,CBC对HepG2.2.15细胞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CBC浓度的减小而减弱,其中TC50为5.014μg/ml。CBC对HepG2.2.15细胞培养基中HBsAg和HBeAg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抑制作用强于前者;时间效应方面,对第6d的抑制作用强于第9d。结合毒性实验和抗原抑制实验结果,表明CBC具有体外抗HBV作用。
  急性毒性实验中,参照《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最大给药浓度(0.6089 g/ml),最大体积(40 ml/kg)给药,1次/天,连续14天密切观察CBC作用于KM小鼠后各项指标变化,进一步评价CBC的药物安全性。结果显示,给药组和正常组小鼠,各项指标均正常,无死亡现象。此给药剂量约为临床拟用剂量(0.1 g/kg)的243倍,表明CBC用药安全。
  肝保护实验中,选用KM小鼠建立两种肝损伤模型,即酒精所致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和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应用赖氏法测定血清中ALT及AST的酶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匀浆中MDA的含量,WST-1法测定肝匀浆中SOD的酶活力,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来综合评判 CBC的保肝作用机制和疗效。结果显示,CBC能使肝损伤小鼠两种血清转氨酶的酶活力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降低、SOD酶活力升高,并使Con-A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降低,CBC各给药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比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表明CBC对两种肝损伤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论文首次对野菊花保肝胶囊进行抗乙肝病毒及肝保护的药效学探索,并系统研究了CBC对小鼠肝保护作用机制以及肝组织病理切片的分析,明确了CBC肝保护效应的量效关系,为中药在抗乙肝病毒和肝保护方面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为CBC保健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