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进展期胆囊癌患者术后应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进展期胆囊癌患者术后应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 胆囊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胆囊癌症状隐匿,在临床上获得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达中晚期,而且极易发生肿瘤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是侵袭性最高的胆系肿瘤。胆囊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5%。进展期胆囊癌指肿瘤侵及胆囊壁肌层以外或发生远处转移,包括TNM分期中的Ⅱ期、Ⅲ期、Ⅳ期,此期患者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预后更差。随着麻醉技术及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进展期胆囊癌患者手术达到R0切除成为可能。近年来,实施胆囊癌根治术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逐年增多,有效改善了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的预后。由于进展期胆囊患者在获得确诊时常伴有邻近脏器直接浸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故这部分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是导致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是控制胆囊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但是,目前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术后化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迫切需要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目的 分析进展期胆囊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7年6月~2012年6月的胆囊癌患者 135 例,收集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进展期原发性胆囊癌且手术达到R0切除。采取门诊、住院或电话的方式随访患者,以术后第1天为起点计算生存时间,以 2017 年 6 月或患者死亡为终点。对比分析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性 R0切除术后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与 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根据临床上治疗方案不同,把 135 例患者分为三组:手术组(胆囊癌根治术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 47 例,化疗A组(胆囊癌根治术后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方案)的患者52例,化疗B组(胆囊癌根治术后或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患者36例。随访并统计三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以及1、3、5年生存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各组生存曲线,并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小、CA199、CA125、TNM分期、是否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47例,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19.1%、4.3%。化疗A组患者52例(50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术后中位生存期为2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40.0%、18.0%。化疗B组患者36例(32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术后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40.6%、21.9%。手术组与化疗A组或化疗B组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比27个月或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化疗A组、化疗B组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7.2%、90.0%、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化疗A组或化疗B组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19.1%比40.0%或40.6%)、5年生存率(4.3%比18.0%或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A组与化疗B组患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共有6例(化疗A组2例、化疗B组4例)因毒副反应不能耐受而中止化疗。化疗 A 组与化疗 B 组患者主要毒副反应总发生率(55.8%比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A组患者Ⅲ度及以上的毒副反应发生率(5.8%,3/52)显著低于化疗B组(2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2. 对于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进展期胆囊癌患者,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同时还有着较高的安全性,易被患者接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