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6h】

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5 本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 多发性硬化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5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Cirrus HD-OCT)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黄斑参数,采用Humphrey750型全自动视野计检测MCI、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视野,根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黄斑参数和视野平均缺损值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到2015年12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6例(36眼)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9例(89眼)。阿尔茨海默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其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39例(39眼);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32例(32眼);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18例(18眼)。选择2013年11月到2015年12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60例(60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Cirrus HD-OCT)测量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视盘周围平均、下方、上方、鼻侧、颞侧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盘沿面积、水平杯盘比、视杯容积)及黄斑参数(黄斑容积和黄斑平均厚度),并分析这些参数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之间的关系。用Humphrey750视野计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视野检查,比较三组的平均缺损值(mean defect, MD)。
  结果:
  1)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组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视盘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变化及其比较:轻度AD、中度AD和重度AD组视盘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CI组视盘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轻度变薄,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CI组、轻度AD、中度AD和重度AD组间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视盘各象限纤维层厚度变化及比较:视盘上方象限、下方象限和颞侧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轻度AD、中度AD、重度AD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MCI组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轻度变薄,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轻度AD、中度AD和重度AD组间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视盘鼻侧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度AD、中度AD、重度A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2)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组视盘参数的变化
  盘沿面积比较:轻度AD、中度AD、重度AD组盘沿面积均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MCI组盘沿面积轻度较少,但与正常对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CI组、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垂直杯盘比和视杯容积比较:轻度AD、中度AD、重度AD组垂直杯盘比、视杯容积均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CI组垂直杯盘比和视杯容积均轻度增大,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CI组、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组黄斑参数的变化
  黄斑容积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黄斑容积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CI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CI组、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间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黄斑平均厚度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黄斑平均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CI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CI组、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MCI组、轻度AD组、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黄斑参数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
  垂直杯盘比和视杯容积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其他参数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1)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改变,OCT测量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及黄斑参数,或可帮助神经内科医师诊断该病。
  2)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特征:黄斑容积和黄斑厚度变化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性改变,该变化可能早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而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为上方象限变化最常见,其次是下方象限,与下方视野受损最常见相对应。
  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变薄趋势,但与其他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这部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较轻。
  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神经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OCT检测或可间接判断该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第二部分 多发性硬化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
  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Cirrus HD-OCT)测量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黄斑参数,采用Humphrey750型全自动视野计检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multiple sclerosis,MS)的视野,根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黄斑参数和视野平均缺损值分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到2015年12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69例(69眼);其中发生过急性视神经炎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6例(36眼),该组为伴发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的多发性硬化组(MS-ON组)。未发生过急性视神经炎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3例(33眼),该组为未伴发视神经炎的多发性硬化患者(MS-NON组)。选择同时间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5例(55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Cirrus HD-OCT)测量MS-ON组、MS-NON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视盘周围平均、下方、上方、鼻侧、颞侧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盘沿面积、垂直杯盘比、视杯容积)和黄斑参数(黄斑容积、黄斑厚度)并分析这些参数与临床扩展致残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之间的关系。用Humphrey750视野计对三组进行视野检查,比较三组的平均缺损值(mean defect,MD)。
  结果:
  1) MS-ON组、MS-NON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视盘周围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MS-ON组、MS-NON组视盘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变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S-ON组视盘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较MS-NON组更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盘周围各象限神经纤维层变化:视盘下方、上方、鼻侧和颞侧在MS-ON组、MS-NON组均有变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视盘下方、上方、鼻侧神经纤维层厚度,MS-ON组与MS-NON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颞侧神经纤维层厚度,MS-ON组与MS-NON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MS-ON组、MS-NON组和正常组视盘参数的比较
  盘沿面积比较:MS-ON组、MS-NON组盘沿面积均有减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MS-ON组与MS-NON组两组之间盘沿面积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垂直杯盘比比较:MS-ON组和MS-NON组垂直杯盘比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MS-ON组与MS-NO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视杯容积比较:MS-ON组,MS-NON组视杯容积增大,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MS-ON组与MS-NON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MS-ON组、MS-NON组和正常对照组黄斑参数的比较
  黄斑平均厚度和黄斑容积方面的比较:MS-ON组、MS-NON组黄斑容积和黄斑平均厚度均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ON组与MS-NON组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MS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黄斑参数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
  垂直杯盘比、视杯容积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其他参数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5)MS-ON组、MS-NON组和正常对照组视野比较
  MS-ON组、MS-NON组的平均缺损值增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ON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S-ON组的MD绝对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
  MS-ON组36只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视野异常,中心暗点33.3%(12/36)、生理盲点扩大27.8%(10/36)、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视野缺损22.2%(8/36)、旁中心暗点11.1%(4/36)、向心性视野缩小5.6%(2/36)。正常组55只眼和MS-NON组33只眼视野异常比例分别仅为7.3%(4/55)、9.0%(3/33)。
  结论:
  1)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无论是否伴发视神经炎)存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
  2)RNFL的丢失有可能在无眼部临床症状的早期阶段出现,是MS患者的早期表现。
  3)多发性硬化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EDSS评分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或可利用OCT检查判断该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
  4)多发性硬化患者存在视野改变,但是表现复杂,说明该病的视神经病变不仅累及到视乳头黄斑束,而且可能侵犯到了视路的其他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