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结合能力的探索
【6h】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结合能力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2

OLE_LINK13

OLE_LINK3

OLE_LINK10

OLE_LINK11

OLE_LINK16

OLE_LINK15

OLE_LINK17

OLE_LINK18

OLE_LINK28

OLE_LINK39

OLE_LINK43

OLE_LINK1

展开▼

摘要

目的: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受体激动剂)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一直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多种 β 受体激动剂的混合使用以及新型结构类似物的出现,引起居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并且增加了市场监管的难度。因此,β受体激动剂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该研究主要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人工表达的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和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分别进行分子对接,比较他们结合能力的差异性,探索HSP27用于β受体激动剂多残留检测的可能性。 方法: 1. 将HSP27和β2AR分别与β受体激动剂类小分子药物进行分子对接,比较它们与β受体激动剂类小分子药物结合能力的差异性。 2. 将β2AR基因转入大肠杆菌BL21,表达出具有功能活性的β2AR蛋白,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表达的β2AR蛋白进行纯化。 3. 将HSP27基因转入大肠杆菌BL21,表达出具有功能活性的HSP27蛋白,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表达的HSP27蛋白进行纯化。 4. ELISA方法对β2AR和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类小分子药物结合能力进行验证。 5. 将HSP27用于检测3种β受体激动剂类小分子药物,建立标准曲线,计算检出限值,探索HSP27用于β受体激动剂多残留检测方面的可能性。 结果: 1. 分子对接结果 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非诺特罗三种β受体激动剂分别与HSP27和β2AR的对接模型图显示:在其形成的“配基结合小袋”中,HSP27和β2AR与β受体激动剂类小分子药物依靠疏水键和氢键相互作用。15组对接结果中9组HSP27的分子对接总评分值高于β2AR。配对t检验分析它们结合能力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 2. β2AR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结果 重组β2AR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出β2AR蛋白,蛋白大小为47 KD 左右,诱导表达条件:在细菌生长对数期(OD=0.6~0.9)加入浓度为 1.0 mmol/L的IPTG,37℃,220 r/min,振荡培养16 h。经超声破碎、离心后留取上清,在浓度为300 mmol/L咪唑洗脱液下纯化出蛋白。 3. HSP27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结果 HSP27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出HSP27蛋白,蛋白大小为27 KD左右,诱导表达条件:在细菌生长对数期(OD=0.6~0.9)加入浓度为0.8 mmol/L的IPTG,37℃,220 r/min,振荡培养16h。经超声破碎、离心后留取上清,在浓度为250 mmol/L咪唑洗脱液下纯化出蛋白。 4. ELISA活性鉴定结果 ELISA方法进行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HSP27蛋白和β2AR蛋白与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非诺特罗三种 β 受体激动剂的酶标记物均能够发生特异性反应,HSP27的OD值分别为0.685,0.662和0.525。β2AR的OD值分别为0.448、0.320和0.362。 5.HSP27在β受体激动剂检测方面的应用 HSP27用于3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检测的结果显示,在1μg/L~1000μg/L范围内,HSP27与3种β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莱克多巴胺和非诺特罗与克伦特罗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2.6%和29.7%,检出限值为1.53μg/L。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非诺特罗的添加回收率范围分别为 52.7%~77.3%,51.7%~71.3%和52%~76.8%,重复试验中变异系数均小于15%,表明HSP27在3种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检测中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结论: 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本研究发现HSP27与β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并发现HSP27在β受体激动剂的多残留检测方面的作用,为β受体激动剂的多残留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