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锁矫治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6h】

自锁矫治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 献 综 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索自锁矫治器矫治过程中,上颌异位侧切牙在正畸矫治力作用下的应力及位移情况。本实验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高精度自锁矫治体系的上颌牙列、牙周组织的力学分析数字模型,研究上颌异位侧切牙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牙根、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在临床矫治力作用下牙齿的位移情况,为正畸临床过程中选用合适的矫治力以及矫治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 CT扫描患者上颌骨获得上颌牙列及牙周组织的数据,并通过Mimics软件快速建立精确的上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自锁托槽、矫治弓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牙周膜为牙根均匀向外扩展0.25mm形成。并模拟临床矫治过程中矫治器的粘接以及弓丝带入托槽槽沟过程,形成与临床状态相一致的矫治体系,通过弓丝形变时的预应力来测定牙齿受力,从而分析矫治过程中上颌异位侧切牙牙周组织应力以及牙齿位移情况。
  结果:
  1.在牙齿矫正初期应用0.012英寸超弹NITI圆丝时,牙根部应力主要为牙根中部1/3与根尖交界处,牙周膜应力主要为牙颈部,牙槽骨应力主要为牙槽嵴顶部,牙齿移动为倾斜移动。
  2.在牙齿矫正后期应用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时,牙根部应力主要为牙根中部,牙周膜应力主要为牙颈部,牙槽骨应力主要为牙槽嵴顶部,牙齿移动为倾斜移动。
  结论:。
  1.根据三维有限元建模、受力分析,得到正畸力作用下异位侧切牙、牙周膜、牙槽骨应力情况。其中侧切牙牙根表面应力值最大,其次为牙槽骨,而牙周膜应力小。
  2.根据异位侧切牙及牙周组织受力情况看,侧切牙在不同矫治阶段牙根最大应力区为牙根尖部及根中部,牙周膜最大应力区为牙颈部,牙槽骨最大应力区为牙槽嵴顶部。
  3.根据牙齿的位移情况看,牙齿在矫正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倾斜移动的情况。但由于同一部位在不同时期受压与受拉情况不同,倾斜移动的方向亦不相同。因此在临床矫治过程中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矫治方法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