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疾病624例临床分析
【6h】

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疾病624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6

OLE_LINK5

OLE_LINK38

OLE_LINK7

OLE_LINK8

OLE_LINK9

OLE_LINK10

OLE_LINK40

OLE_LINK42

OLE_LINK44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非肿瘤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为规范诊断和治疗EB病毒感染疾病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EBV-IM)、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患儿62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凝血功能、铁蛋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EBV-DNA、治疗及转归。将上述三组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在联系。 结果: 1.入组患儿共624例,年龄最小者2月,最大者13岁10月,平均年龄4.28±3.21岁,中位年龄 3.42 岁。EBV 感染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多见,婴儿期和学龄期相对较少,其中男性 376 例,女性 248 例,男女比例 1.52:1,两者之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患儿中IM 544例,CAEBV 14例,EBV-HLH 66例,不同疾病组发病年龄有差异(P<0.05),IM患儿在1-3岁组和3-7岁组较多见,CAEBV多发生在7岁以上的患儿,EBV-HLH的年龄分布特征不如IM和CAEBV组明显,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1-3岁组和3-7岁组稍多见。 2.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是儿童 EBV 感染后的常见症状,肝脾肿大程度在三组疾病中有差异,CAEBV组和EBV-HLH组的肝脾肿大程度重于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IM 患儿眼睑水肿常见,且均不伴尿检异常。2例EBV-HLH患儿病初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均于1周内死亡。 3.EBV-HLH组患儿NE和PLT低于其他两组,而IM组WBC和LY则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在IM、CAEBV、EBV-HLH组中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D-二聚体在三组疾病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EBV-HLH组患儿凝血功能中D-二聚体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 组患儿ALT、LDH均高于其他两组,铁蛋白水平在IM、CAEBV、EBV-HLH三组患儿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细胞免疫方面,IM组患儿CD3+、CD4+高于CAEBV组和EBV-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CD8+ 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其他两组,而CAEBV组则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组的CD4+/CD8+比值较IM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LH的CD56+细胞比例较其他两组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5.体液免疫方面,EBV-HLH组患儿IgA、IgG、IgM较其他两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EBV组患儿IgE水平较其他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补体C3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补体 C4水平在CAEBV组和EBV-HLH组低于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6.EBV-HLH的EBV-DNA载量高于IM组和CAEB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M组和CAEBV组初诊时E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EBV-DNA载量在病程4周之内全部转阴,而CAEBV组则表现为病毒核酸载量稍有下降但4周内持续不转阴。5例以IM为首发症状的CAEBV 患儿首次入院时 EBV-DNA 水平在(8.73-44.6)×105copies/μg,明显高于IM患儿的平均水平。 7.入组患儿624例,EBV-IM 544例,发生CAEBV者5例,其中2例死亡,CAEBV 14例,6例合并HLH,其中4例死亡,EBV-HLH 66例,死亡21例,失访7例,现已知存活38例。 结论: 1.儿童非肿瘤性EBV感染疾病中,不同疾病的高发年龄不同,IM患儿多见于幼儿期和学龄前期,CAEBV 患儿多见于学龄期,EBV-HLH 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稍多见。 2.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眼睑水肿是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若能排除肾脏疾病,需高度警惕IM可能。 3.IM、CAEBV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EBV-HLH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均存在。 4.EBV-DNA 载量与疾病种类有关,对于首次诊断为 IM的患儿,有必要进行至少4周的血清EBV-DNA水平动态监测,这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以IM症状起病的CAEBV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