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腹水辅助超声引导下膈顶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6h】

人工腹水辅助超声引导下膈顶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60

OLE_LINK17

OLE_LINK18

OLE_LINK107

OLE_LINK106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膈顶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人工腹水的辅助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组“超声引导下膈顶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研究课题”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肝肿瘤位置临近膈顶的101例(共122个膈顶病灶)患者资料;术前均行增强CT或增强MRI确定肝脏病灶位置及大小。术前根据临近膈肌病灶在超声下的可视性分为不可视组(A组)和可视组(B组)。A组患者RFA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向腹腔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肝肿瘤与膈肌之间形成液性隔离带,超声下肿瘤定位精确后行RFA治疗;B组常规局麻下行RFA治疗。射频术后3天依据增强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灶是否完全消融,记录分析射频消融成功率、并发症、首次完全消融率、术中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1.入组的101例膈顶部HCC患者中,术前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为(2.8±0.5)cm。RFA术前超声下无法精确定位的患者66例(78个膈顶病灶)设为A组,可精确定位病灶的患者35例(44个膈顶病灶)设为B组。 2.10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FA治疗,A组建立人工腹水后RFA的成功率为100%,建立人工腹水的时间为(18.2±5.6)min,生理盐水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量约(250~3000)ml。B组35例临近膈顶HCC患者,未建立人工腹水。 3.入组RFA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疼痛(VAS 评分≥7 分)、发热、腹胀、胸水、恶心。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2.8%(23/101),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B组患者(8/66 vs. 15/35,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中,腹胀显著高于B组(12.1%vs. 0%,P<0.05),B组的疼痛(9.1%vs. 42.9%,P<0.001)、胸水(1.5%vs. 8.6%,P<0.05)、恶心(6.0%vs. 20.0%,P<0.05)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未出现不可控制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1.8±0.3d vs. 2.2±0.5d,P>0.05)。 4. 101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5~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随访期间组内患者均获得生存。RFA术后3天行增强CT或增强MRI发现122个膈顶病灶中111个达完全消融(complete response,CR),首次完全消融率为90.9%(111/122),11个病灶不完全消融(incomplete response,ICR),ICR病灶随即行补救性RFA治疗,后复查原病灶均达CR。A组CR率与B组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4%vs. 88.6%,P>0.05)。 结论: 1.通过对比入组的膈顶部肝肿瘤患者射频消融的资料,发现人工腹水辅助超声引导膈顶部肝肿瘤射频消融安全有效。短期效果与常规穿刺消融具有同样根治的效果,首次完全消融率无明显差别。并且可显著改善超声下视野,提高膈顶部肿瘤的治疗成功率。 2.通过对比两种方式肿瘤消融中疼痛 VAS 评分,发现人工腹水的存在可显著减少患者RFA治疗中的疼痛症状。 3.通过对两组患者 RFA 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发现建立人工腹水可减少膈肌热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人工腹水可安全有效辅助超声引导经皮肝脏膈顶部肝癌射频消融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人工腹水经穿刺处留置引流管引流,第二天拔除,少量腹水可自行吸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