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小鼠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修复研究
【6h】

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小鼠皮肤放射性损伤的修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

1.3.1 DMEM完全培养基

1.3.2 0.75%II型胶原酶

1.3.3 成骨诱导分化完全培养基

1.3.4 成骨培养皿表面的明胶包被

1.3.5 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 A液(诱导培养基)

1.3.6 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B液(维持培养基)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ADSCs的提取、培养

2.2 小鼠ADSCs的传代

2.3 小鼠ADSCs的计数

2.4 小鼠ADSCs的冻存

2.5 小鼠ADSCs表面标志物的鉴定

2.5.1 实验分组

2.5.2 实验方法

2.6 小鼠ADSCs成骨诱导实验

2.6.1 实验方法

2.6.2 茜素红染色分析

2.7 小鼠ADSCs成脂诱导实验

2.7.1 实验方法

2.7.2 油红O染色分析

2.8 小鼠皮肤RD模型的制作

2.8.1 实验分组

2.8.2 实验方法

2.9 ADSCs自体细胞移植治疗皮肤RD

2.9.1 实验分组

2.9.2 实验方法

2.10 小鼠皮肤HE染色

2.10.1 实验分组

2.10.2 实验方法

2.10.3 镜下计数细胞炎细胞、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数量

2.11 小鼠皮肤Masson染色

2.11.1 实验分组

2.11.2 实验方法

2.12 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

1、小鼠脂肪干细胞形态

2、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3、油红O染色结果

4、茜素红染色结果

5、小鼠放射处理后体重变化

6、小鼠皮肤HE染色结果

7、小鼠背部皮肤RD治疗后炎细胞计数结果

8、小鼠背部皮肤RD治疗后新生血管量计数结果

9、小鼠背部皮肤RD治疗后成纤维细胞计数结果

10、小鼠皮肤Masson染色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基于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再生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放射治疗是一种癌症治疗方法。它使用高剂量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并阻止它们扩散。大约一半的癌症患者接受放射治疗。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可以运用放射治疗的疾病也逐渐增多,随着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展,放射导致的皮肤损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放射治疗时,周围的正常组织也受到损伤,导致皮肤萎缩,软组织纤维化,脱屑,上皮溃疡等并发症,甚至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经辐照的伤口通常对常规治疗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导致常常需要手术重建干预。重建选项通常包括皮肤移植物、局部皮瓣,但是因为受辐射的影响并发症明显增多。放射治疗产生的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放射损伤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并且仍然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挑战。对于放射皮肤损伤的治疗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有生物活性敷料、生物工程皮肤等。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个器官,细胞分布广泛,来源充分,易于获取,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离培养,增殖能力强,已成为种子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有望为放射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ADSCs对小鼠皮肤放射损伤的修复效果。首先比较ADSCs治疗后小鼠皮肤HE染色中炎细胞、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变化,然后比较ADSCs治疗后小鼠皮肤Masson染色中弹性纤维的数量及密度变化及其排列情况。拟探讨ADSCs对放射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试图为皮肤放疗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1.提取C57BL/6小鼠腹股沟及肾周脂肪组织,使用胶原酶法分离提取,获得小鼠ADSCs。 2.对获取的脂肪干细胞进行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术对ADSCs表面标志物CD44、CD45、CD31、CD90.2进行鉴定。 3.对获取的AD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化能力鉴定,使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21天,进行茜红染色分析成骨能力。 4.对获取的ADSCs进行成脂诱导分化能力鉴定,使用成脂诱导培养基诱导14天,进行油红O染色分析成脂能力。 5.使用直线加速器照射C57BL/6小鼠皮肤,制作小鼠皮肤RD模型。 6.ADSCs局部注射治疗2周后取皮分别HE染色,计数不同实验组中炎细胞、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的数量,进行比较分析。 7.ADSCs局部注射治疗2周后取皮分别Masson染色,比较各实验组胶原密度及排列。 结果: 1.分离提取的小鼠ADSCs表面标志物CD44阳性、CD45阳性、CD31低表达、CD90.2阳性。 2.分离提取的小鼠ADSCs具有良好的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 3.实验组内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4.实验组内炎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5.实验组胶原纤维密度明显增高,胶原排列较对照组整齐。 结论: 1.ADSCs局部皮下注射,可以促进表皮细胞增殖。 2.ADSCs局部皮下注射,可以加快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 3.ADSCs局部皮下注射,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 4.ADSCs局部皮下注射,可以促进胶原增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