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婴儿痉挛症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6h】

婴儿痉挛症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是十八世纪中叶由West首次发现并报道的一种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性脑病之一。发病率为0.25‰-0.42‰,占婴儿时期癫痫的13%-45.5%,约占儿童癫痫的8%。痉挛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高峰失律,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为IS的三大典型临床特征。IS病因相对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激素类、各种类型抗癫痫药物、生酮饮食、外科治疗等。 婴儿痉挛症应用普通抗癫痫药物疗效欠佳,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氨己烯酸、糖皮质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以泼尼松龙为代表药物。ACTH在治疗IS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治疗有效率为42%-87%,在28天时可使61%的患儿停止痉挛发作。因中国供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药源相对紧缺,治疗周期长,部分患儿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延误治疗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氨己烯酸为IS合并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首选治疗,有效率为40%-54%,因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其他类型激素如甲泼尼龙可用于IS的治疗,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小,有效率为50%-64.3%,在起病1月内接受治疗患儿有效率为83%。在省内率先开展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IS,临床疗效肯定,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与ACTH基本相当。 IS是一种药物难治性癫痫,治疗困难,控制率低,且控制后易复发,复发率为9%-62%。复发后很难再次达到控制,且严重影响预后,故如何做到持续控制减少复发,是业内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I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药物疗效、预后等方面,而关于复发的危险因素报道相对较少,明确IS复发的危险因素,对该病的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目的: 本研究在于探索IS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早识别复发高危患儿并为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IS并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的患儿203例,排除失访患儿6例,死亡患儿4例,从193例中筛选出痉挛发作获得缓解的患儿病例资料共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根据随访期间(12-42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患儿性别、起病年龄、头颅MRI、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史(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低血糖史、甲泼尼龙治疗时病程、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起效时间、脑电图高峰失律类型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多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缓解患儿78例,30例复发,48例未复发,复发率为38.5%(30/78),总体复发时间(5.5±4.4)个月。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占73.3%(22/30),6-12个月复发占23.3%(7/30),>1年复发占3.3%(1/30)。 2.两组中单因素x2检验分析提示起病年龄、甲泼尼龙治疗时病程、起效时间、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S非高峰年龄起病、药物起效时间>7天、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是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论: IS非高峰年龄起病、药物起效时间>7天、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是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