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VAR模型的管理层激励、战略柔性和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
【6h】

基于PVAR模型的管理层激励、战略柔性和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外部效益,使得企业创新资源投入未能实现最优产出。管理层拥有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术能力,具有突破常规疆域的人力优势和社会网络资本,能够实现企业研发资源合理调配,针对管理层的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创新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管理层高远的战略部署以及注重长期效益的氛围,向组织内部传递利好信息,组织内部更倾向于为打破惯性路径,增强战略柔性不断调整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针对“内部人”的创新激励,成为推进创新活动的有利条件。目前学术界对管理层激励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忽略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影响,此外现有文献也较少涉及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辐射效应。 因此,本文从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性出发,着重考虑创新活动的内生性和滞后效应,探讨管理层激励、战略柔性和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影响。首先,将管理层激励分成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两种方式,分别假设推演两种激励方式对战略柔性和创新效率的作用影响,以及战略柔性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效应。其次,选取2012-2017年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细分高技术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不同方式下的管理层激励、战略柔性和创新效率的动态交互作用;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IRF)确定各个变量间滞后影响程度和方向,并进一步剖析创新效率的逆向作用效应。 结论表明:(1)相比较薪酬激励,股权激励政策能够促进未来战略柔性和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体而言,股权激励促进1-3期战略柔性提升,战略柔性的提升却抑制未来股权激励的继续实施,并且非高技术比高技术企业皆表现更显著。股权激励能够有效促进1-3期创新效率提升,高技术企业更显著;而创新效率的提升却抑制未来1-3期股权激励的继续实施,对于技术水平低的非高技术而言抑制作用更显著。(2)薪酬激励与战略柔性、创新效率之间具有相互的抑制作用。薪酬激励抑制战略柔性的提升,战略柔性也会抑制未来1-3期薪酬激励政策的加强,并且这些抑制作用中高技术企业皆更显著。由于管理层对真实盈余的操纵,薪酬激励对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但创新效率却会降低未来1-3期薪酬激励比例,高技术企业表现更为显著。(3)战略柔性促进未来1期的创新效率提升,高技术企业促进作用比非高技术企业表现更强,并且适度的柔性水平在股权激励政策中表现出一定的传导效应;而创新效率对未来战略柔性的作用影响不大。本文研究成果检验了管理层激励政策的有效性和战略柔性的作用路径、创新活动的逆向选择效应,为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激励行为提供实证经验和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