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6h】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章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溯源

1.1 新村主义思潮

1.2 晏阳初的“定县实验”

1.3 梁漱溟的“邹平实验”

1.4 卢作孚的“北碚实验”

1.5 陶行知的“晓庄实验”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2.1 农业合作化理论

2.1.1 合作化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2.1.2 合作化是农业机械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2.1.3 合作化是巩固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2.2.1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2.2 科学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2.2.3 全面发展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2.3 农村社会发展理论

2.3.1 关注农村与农民

2.3.2 注重农村基础建设

第三章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

3.1 “一穷二白”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3.2 “阶级斗争”是新农村建设基本途径

3.3 “大寨旗帜”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3.4 “一大二公”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

第四章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4.1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评价

4.1.1 农村建设思想上,过分强调变革生产关系

4.1.2 农民教育问题上,片面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4.1.3 农业生产管理上,一味强调政治挂帅

4.1.4 农村经济发展上,过分追求一大二公

4.2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启示

4.2.1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2.2 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农村生产力

4.2.3 新农村建设必须杜绝“浮夸风”

4.2.4 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4.2.5 新农村建设必须维护农民权益

4.2.6 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养新型农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展开▼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党中央在探索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合作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几方面内容。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问题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仍有重要的启发和鉴戒意义。
   首先,文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出台过程进行了大致概括,提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是《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并不是天生俱来的,它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文章在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及其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勾勒出建国后我国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及发展脉络,进一步清晰地展现出五六十年代新农村建设理论出台的时空背景。
   其次,文章重点从农业合作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发展三大视角阐述了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依据,并概括出五六年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重在依靠自力更生,通过农业合作化的方式来变革农村生关系,全面发展农村建设事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再次,文章着重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实践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一穷二白”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二、“阶级斗争”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三、“大寨旗帜”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四、“一大二公”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
   最后,文章对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进行了客观评价,并在总结历史失误与教训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看法,即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得出深刻的历史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杜绝“浮夸风”;重视“三农”问题;维护农民权益,调动其积极性;注重培养新型农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