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光光度法测定还原性物质的研究
【6h】

分光光度法测定还原性物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和发展

1.2.1 利用药物分子本身基团吸收的直接分光光度法

1.2.2 利用络合反应的分光光度法

1.2.3 基于显色反应的分光光度法

1.3 分光光度法新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3.1 导数光谱法

1.3.2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1.3.3 荷移分光光度法

1.3.4 差示分光光度法

1.3.5 流动注射光度分析

1.3.6 萃取光度法

1.3.7 化学计量学光度分析

第二章 硫氰酸钾-硝酸钾-Cu(Ⅱ)体系间接测定药物及生物样品中的酚磺乙胺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步骤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机理

2.2.2 不同酸度对Cu(Ⅱ)与ETA反应的影响

2.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2.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2.2.5 硫氰酸钾用量的影响

2.2.6 工作曲线的绘制

2.2.7 精密度检查

2.2.8 检出限测定

2.2.9 共存物质的影响

2.3 样品分析

2.3.1 试样溶液制备

2.3.2 试样溶液及回收率的测定

2.3.3 血清尿样中酚磺乙胺的测定

第三章 硫氰酸钾-硝酸钾-Cu(Ⅱ)体系间接测定药物及尿样中的硫普罗宁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3.2.2 反应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3.2.3 不同酸度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3.2.4 硫氰酸钾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3.2.5 工作曲线的绘制

3.2.6 精密度检查

3.2.7 检出限测定

3.2.8 共存物质的影响

3.3 样品分析

3.3.1 注射液和肠溶片中硫普罗宁的测定

3.3.2 尿样中硫普罗宁的分析测定

第四章 硫氰酸钾-硝酸钾-Cu(Ⅱ)体系间接测定药物及生物样品中的头孢曲松钠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2 实验步骤

4.2 结果与讨论

4.2.1 NaOH浓度对头孢曲松钠降解程度的影响

4.2.2 降解时间对头孢曲松钠降解程度的影响

4.2.3 酸度对Cu(Ⅱ)和头孢曲松钠降解产物反应的影响

4.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2.5 工作曲线和反应机理

4.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4.3 样品分析

4.3.1 注射剂中头孢曲松钠的分析测定

4.3.2 血清中头孢曲松钠的加标回收测定

第五章 铁氰化钾-Fe(Ⅲ)体系测定药物及血清中头孢噻肟钠的含量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反应机理推断

5.2.2 吸收光谱

5.2.3 NaOH浓度对头孢噻肟钠降解程度的影响

5.2.4 降解时间对头孢噻肟钠降解程度的影响

5.2.5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降解产物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5.2.6 三氯化铁用量对降解产物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5.2.7 铁氰化钾用量对降解产物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5.2.8 酸度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5.2.9 表面活性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5.2.10 工作曲线

5.3 共存组分的影响及样品分析

5.3.1 共存组分的影响

5.3.2 试样的制备与回收率的测定

第六章 硫氰酸钾-硝酸钾-Cu(Ⅱ)体系测定不同水样中对苯二酚的含量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与仪器

6.1.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反应机理讨论

6.3.2 吸收光谱

6.3.3 反应时间和温度对Cu(Ⅱ)与对苯二酚反应的影响

6.3.4 KSCN用量对Cu(Ⅱ)与对苯二酚反应的影响

6.3.5 不同酸度对Cu(Ⅱ)与对苯二酚反应的影响

6.3.6 对苯二酚用量对Cu(Ⅱ)与对苯二酚反应的影响

6.3.7 共存物质影响

6.4 动力学研究

6.4.1 动力学曲线

6.4.2 表观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6.5 样品及回收率测定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药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药物分析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在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监督和管理各个环节中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性状分析(characters)、鉴别(identification)、检查(tests)和含量测定(assay)等方面。因此,对药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以确保人们用药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谱、光谱以及光谱—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科学领域中是基本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近几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有机物光度分析的研究和应用热点主要集中在生物、临床、药物等方面。显然,分光光度法目前仍是药物分析中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分光光度法具有设备简单、实用性广、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干扰少或干扰易消除、维修方便等优点。优化反应条件,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和降低测定的检测限,仍是光度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首先根据待测药物与金属离子Cu(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加入硝酸钾盐使所得沉淀浮选至液相表面,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剩余的金属离子,建立了间接光度法测定药物和对苯二酚的新方法;同时根据待测药物与金属离子Fe(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生成的Fe(Ⅱ)可以与K3[Fe(CN)6]反应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KfeⅢ[FeⅡ(CN)6],其λmax=730nm,由此建立了另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噻肟钠的新方法。本论文在为建立简捷的药物分析方法、探讨反应机理、优化反应条件以及在生物样品中的分析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1.硫氰酸钾-硝酸钾-Cu(Ⅱ)体系间接测定含还原性物质分别研究了酚磺乙胺(Ethamsylate)、硫普罗宁(Tiopronin)、对苯二酚(Hydroquinone)与Cu(Ⅱ)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探讨了该些反应的反应机理以及动力学研究。分别实验了不同酸度、反应温度、放置时间、试剂用量和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同时根据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巯基,该基团可与Cu(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光度法测定剩余的Cu(Ⅱ)的量,从而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Sodium)的新方法,分别实验了降解时间、NaOH溶液浓度、不同酸度、试剂用量及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相关药品含量及生物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2.铁氰化钾-Fe(Ⅲ)体系测定头孢噻肟钠根据在碱性条件下,一定量的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于100℃水浴中可降解生成含巯基的化合物,在pH3.0条件下,该化合物将Fe(Ⅲ)还原为Fe(Ⅱ),还原生成的Fe(Ⅱ)可以与K3[Fe(Cn)6]反应生成可溶性普鲁士蓝Kfem[FeⅡ(CN)6],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730nm。根据溶液的吸光度,可间接计算头孢噻肟钠的含量。头孢噻肟钠的浓度在0.040-2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5088+0.2166C(μ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检出限为0.01μg/mL,根据线性回归方程,间接测定头孢噻肟钠的摩尔吸光系数ε=0.23X106L/mol·cm。本方法成功用于血清中头孢噻肟钠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5.8%,分析结果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