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胞嘧啶生产新工艺研究
【6h】

胞嘧啶生产新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设计思想

1.1 胞嘧啶合成新方法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2 胞嘧啶的合成方法

1.3 设计思想

第二章 实验仪器、药品与试剂

2.1 仪器

2.2 药品与试剂

第三章 胞嘧啶的制备方法研究

3.1 实验路线设计

3.2 各种因素对收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3.3 胞嘧啶的中试生产研究

3.4 胞嘧啶的主要技术指标

3.5 胞嘧啶化学结构的鉴定

第四章 胞嘧啶的质量标准

4.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技术要求

4.4 检验方法

4.5 检验规则

4.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7 胞嘧啶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胞嘧啶,又名4-氨基-2-羟基嘧啶,存在于生物体的DNA和RNA中,是核酸中碱基之一。胞嘧啶在农药、精细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合成5-氟胞嘧啶,抗肿瘤药物吉西他宾、依诺他宾,以及抗艾滋病药物和抗乙肝药物拉米夫定等。另外,以胞嘧啶为起始原料的衍生物胞嘧啶核苷、胞嘧啶核苷酸也可用于提高白细胞的药物,是合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胞磷胆碱钠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多种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原料。近几十年来嘧啶类核苷抗病毒药物发展迅速,以胞嘧啶为中间体的具有一定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不计其数,目前可以临床应用的药物就有30多个。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医药行业也快速发展,作为医药中间体的胞嘧啶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并且出口前景也极具潜力,随着胞嘧啶合成工艺的不断改进,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胞嘧啶将成为备受青睐的热点产品。
  目前文献报道的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大多是Pinner一步合成法和官能团转化法。这些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反应步骤多、收率低、反应条件复杂和难以操作等。随着国际上研究和生产核苷类新药的快速发展,胞嘧啶合成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业价值。
  我们设计以廉价易得的尿嘧啶为起始原料,经硫代和亲核取代两步反应制备胞嘧啶,步骤短,收率高,纯度高,易于工业化生产。使用该工艺制备胞嘧啶反应步骤少,原料易得,产品质量稳定,纯度高,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1H-1H COSY、HMQC和HMBC确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