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科学性”
【6h】

论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科学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

1.3 选题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禁忌的内涵、特征及其种类

2.1 禁忌的内涵

2.2 禁忌的特征

2.3 禁忌的种类

2.3.1 人事类禁忌

2.3.2 物事类禁忌

第三章 科学与“科学性”

3.1 现代科学的定义

3.2 后现代主义科学的定义

3.2.1 后现代主义

3.2.2 后现代科学观

3.3 克利福德.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观”

3.4 “科学性”

第四章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科学性”

4.1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具有“科学性”

4.2 以生育禁忌论述中国传统民间禁忌的科学性

第五章 禁忌“科学性’’的反思

5.1 早熟的科学需要以“禁忌”的形式传播和实行

5.2 “科学性”的禁忌以道德的形式使人遵守

5.3 “科学性”的禁忌以原始法律的形式使人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环境中,对社会、自然及人类自身形成的独特的认识,通过长期的时间积淀,成为人类先民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标准。传统民间禁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广泛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数千年的长期发展,中国传统民间禁忌已渗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普遍性、原始性、神秘性、地域性和历史实践性等特征。时至今日一些禁忌仍起着不可小觑的效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然而,近现代以来,由于人们对科学定义的狭隘理解以及对科学的崇拜,使科学主义思想迅速扩张,形成了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禁忌中内涵的合理因素,被扭曲排斥。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禁忌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大多数研究者仍多以现代人的视域来考量禁忌,忽略了禁忌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域限制,以封建迷信为其冠名,斥之为陋习恶俗,使传统民间禁忌日益边缘化、透明化。值得庆幸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与深入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现代科学观的反思。本文运用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从地方性知识视角来理解阐释中国传统民间禁忌,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内容进行情境性还原,并以生育禁忌为例来论证禁忌中蕴含的“科学性”,最后从禁忌与道德、禁忌与法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禁忌的科学性进行反思。
  中国传统民间禁忌作为早熟科学的载体,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经验性指导,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外部条件,使人类萌生了敬畏自然的信念,也是对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一种增益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