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嘌呤9位修饰的含氟非环核苷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6h】

嘌呤9位修饰的含氟非环核苷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非环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核苷类化合物的结构

1.1.2 非环核苷的发展

1.2 含氟核苷的研究现状

1.2.1 碱基上含有氟原子的药物

1.2.2 支链上含有氟原子的药物

1.2.3 含单氟甲基的非环核苷酸类化合物

1.3 核苷类化合物N-9位的修饰方法

1.3.1 烷基化反应

1.3.2 迈克尔加成反应

1.3.3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1.3.4 光延反应

1.4 丙二烯加成反应的研究现状

1.4.1 过渡金属催化的丙二烯参与的反应

1.4.2 π-Acid催化的丙二烯与炔的反应

1.4.3 对丙二烯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1.5 氟化试剂的研究进展

1.5.1 亲电氟化试剂

1.5.2 亲核氟化试剂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第三章 实验仪器和药品

3.1 仪器

3.2 药品

第四章 Ag(Ⅰ)催化下9-丙二烯-9H-嘌呤与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合成含氟非环核苷类化合物

4.1 嘌呤类反应底物的合成

4.1.1 2,6-位修饰的嘌呤类底物的合成方法

4.1.2 N9-炔丙基-9H-嘌呤的合成方法

4.1.3 N9-丙二烯-9H-嘌呤的合成方法

4.2 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的合成方法

4.3 N9-丙二烯-9H-嘌呤与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的加成反应

4.3.1 N9-丙二烯-9H-嘌呤与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的加成反应的条件筛选

4.3.2 产物结构的进一步衍生

4.4 α-碱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与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的加成反应

4.5 最终产物的结构分析数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非环核苷(酸)类化合物的研究非常热,此类药物能够有效的进入病毒的DNA链中,从而实现对于病毒复制系统的破坏以及有效阻断病毒DNA链的延伸。基于此类药物的重要医学作用,对于此类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颇多的成果,随着对非环核苷(酸)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氟原子的引入能有效改变其生物活性,主要是因为氟原子的电负性强,原子半径小,能够与碳原子形成稳定的、具有很强亲酯性能的C-F键,所以含氟非环核苷类药物在非环核苷类药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力争通过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得到具有一定潜在药用价值的含氟非环核苷类化合物。
  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是由上海有机所的胡金波教授以及日本的古名屋大学的Shibata课题组分别独立开发出来,已经在Mannich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和不对称烯丙基单氟甲基化反应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并没有单氟甲基化试剂与连烯类化合物加成反应的相关报道,本论文首次报道了,单氟甲基化试剂FBSM对9-连烯嘌呤类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取得了很好的收率,并且对反应的底物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修饰,合成了11种新的嘌呤类含氟非环核苷类似物,并且成功实现了两种产物的任意选择性生成,两种产物均用超导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单晶X衍射现代化技术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衍生。
  此外,我们还尝试了FBSM对于α-碱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迈克尔加成反应,成功的构建了另一类N-9位修饰的含氟非环核苷类似物。
  本实验过程操作简洁、产率高,催化效率高、反应迅速、环境友好、后处理简单是该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含氟非环核苷类似物的种类,而且为药物活性的筛选提供了新化合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