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昌邑市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6h】

昌邑市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前 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的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 课外体育活动之概念

1.3.2 国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状况

1.3.3 国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专家访谈法

2.3.3 调查问卷法

2.3.4 数理统计法

2.3.5 实地考察法

2.3.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2昌邑市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3.2.1昌邑市中职生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程度

3.2.2昌邑市中职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3.2.3分析昌邑中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之动机

3.2.4昌邑市中职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3.2.5昌邑中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之频率和时间

3.2.6昌邑中职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对场地和器材的满意度

3.2.7昌邑市中职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

3.2.8昌邑中职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

3.3影响昌邑市中职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因素

3.3.1昌邑市各中职学校主要体育场地设施

3.3.2学校领导的态度

3.3.3学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

3.4对策

3.4.1优化办学条件,营造优越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环境

3.4.2学校领导应从从思想上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

3.4.3中职学校需要合理构建、优化体育教师梯队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昌邑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比较积极,呈多元化分布态势

4.1.2昌邑中职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较少,且频率较低

4.1.3 昌邑中职学生在体育项目上,选择呈多样化分布

4.1.4影响昌邑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器材、领导态度及师资配备等

4.2建议

4.2.1建立适合本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结构模式

4.2.2地方主管部门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监督

4.2.3中职学校需要对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宣传

4.2.4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课外体育活动是其延伸,其开展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状况不但对体育教学予以了很好的反映,而且在某个层面上,还意味着中职生在校期间能否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养成的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能不能在步入社会后,可以延续终身,继续进行身体锻炼。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但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且意味着新文体活动的涌现。此状况下,中职学生如何认识课外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怎么样?有无具体的身心发展需求?这些都是需要考量和回答的问题。通过对昌邑市中职生的体质测试,分析测试数据,我们发现昌邑市中职生的体质并不令人满意,达标率较低,甚至有的学生在某些测试项目中的成绩为0分。近几年,国家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向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很多中职学校把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甚至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学生在体质层面持续走低。从个人层面讲,体质水平和一个人的生活与成长密切相关;从社会层面讲,个人体质也影响着民族整体的素质。如果相关部门没有结合实际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不但中职学生的成长会受到影响,而且国家以及民族的未来发展也会受到制约。所以,了解中职学生在课外参加体育活动的现实情况,据此进行引导,予以改善,对于中职学生自己的健康成长以及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意义都非常重大。
  本研究选取昌邑中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将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等等)综合在一起,深入、系统而且科学的研究了昌邑中职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所持有的态度,具体的参与意识以及参与动机,参与形式以及项目的选择、频率的安排,还有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得出:昌邑市中职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积极性一般,虽然比较渴望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不过没有明确的动机,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性别分布上,男生明显比女生高。在各学校所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上体育教师的参与性不足,大多是以学生自己参与为主,锻炼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且,大部分中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远远达不到学生活动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昌邑市各中职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具体状况,明确建立督导机制,完善检查机制,优化体育教师的结构和组成,改善与提升外部环境,并对昌邑中职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改善和提升给出自己的见解,期望能够帮助昌邑市中等职业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