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邓州市构林镇为例
【6h】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邓州市构林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及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2.1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2.2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

2.3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现状

第三章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学校教育相对滞后

3.2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3.3 社会环境复杂恶劣

第四章 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4.1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是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关键

4.2 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是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核心

4.3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是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的有力支撑

4.4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沿江等发达城市就业。然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将子女带在身边,更多的人则无能力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而是选择把他们留在家乡。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问题,有利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全民素质;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及心理问题,要想取得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首先需要了解这些儿童的特点及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本文指出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特点,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父母关爱,内心存在孤独感和自卑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性格调皮,自控能力差。对农村小学品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由于学校教育相对滞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会环境复杂恶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探索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相应对策,以期改善现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努力发挥政府宏观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以期能够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