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农民工公共意识培育研究
【6h】

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农民工公共意识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有机体与公共意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有机体

2.1.2 社会有机体

2.1.3 公共意识

2.1.4 农民工公共意识

2.2 社会有机体与农民工公共意识之间的关系

2.2.1 社会有机体理论:培育农民工公共意识的理论视角

2.2.2 培育农民工公共意识:实现社会有机团结的重要过程

第三章 农民工公共意识现状梳理

3.1 公共规范意识

3.2 公共环境意识

3.3 公共参与意识

3.4 公共利益意识

第四章 影响农民工公共意识生成原因分析

4.1 农民工自身的因素

4.1.1 农民工文化接纳能力弱

4.1.2 农民工身份认同度低

4.2 社会环境的因素

4.2.1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

4.2.2 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情感排斥

4.2.3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源文化的差异性

第五章 培育农民工公共意识路径选择

5.1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为农民工公共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5.1.1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5.1.2 改革城乡二元就业市场,提升农民工就业层次

5.1.3 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拓展农民工就业技能

5.1.4 实施城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经济收入

5.2 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为农民工公共意识培育增加文化积淀

5.2.1 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提升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

5.2.2 发挥网络正能量,构筑农民工公共意识网络教育平台

5.3 构建多重参与体系,在实践参与中提升农民工公共修养

5.3.1 社会各部门多力齐发,改善农民工公共规范意识

5.3.2 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农民工公共环境意识

5.3.3 增加群体交往,培养农民工公共参与意识

5.3.4 社会赋权,塑造农民工公共利益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公开,公共意识也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公民意识。公共意识的成熟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社会劳动的主力军和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其公共意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因此,积极培育农民工公共意识,对社会进步和有机团结的和谐社会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社会有机体倡导的延续、统一、有序、发展等目标,其中关于社会整体中各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子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整体性、子要素的不断发展性等内容,都与当下提倡的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而农民工群体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子要素,其公共意识的缺失不利于自身市民化城镇化进程,更不利于整个社会有机和谐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访谈及现有文献研究,从而发现农民工存在公共规范知识缺失、公共环境意识薄弱、公共责任意识不强、公共利益意识淡薄等问题。农民工公共意识缺失是其自身原因和外部社会环境共同造成的。农民工自身层面的原因主要有文化接纳能力低、身份认同度低两方面,而文化接纳能力又受到价值观念、文化素质、收入水平以及就业层次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有城市对农民工情感上的排斥、城乡二元体制、农民工与城市源文化的差异等。农民工公共意识的缺失一方面影响了自身社会化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不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稳定,培育农民工公共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农民工公共意识阙如的现状,分别从制度保障、教育培训、实践参与三方面对农民工公共意识培育提出建议。在制度上,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保障农民工公共意识的提升;在教育上,须强化农民工素质教育,扩展农民工公共意识培育路径;在社会参与上,构建多重参与体系,在实践参与中提升农民工公共素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