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钱子炮制方法及配伍减毒研究
【6h】

马钱子炮制方法及配伍减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马钱子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第三章烘烤法炮制马钱子的研究

第四章马钱子配伍减毒的实验研究

第五章马钱子生品总生物碱提取物的HPLC-ESI-MS/MS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马钱子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micaL)或云南马钱(StrychnospierrianaA.W.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异名番木鳖、马前、马前子等。马钱子的药用历史悠久,其生理活性较强。《中国药典》2005版记载其性味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具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 传统方法对马钱子炮制“度”的掌握,是通过马钱子在炮制过程中的形状、颜色等外观变化来判断的。这种方法方便、简单、直接,但经验性很强。与砂烫法相比,烘箱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温度易控制,加热时间相对较长,士的宁含量变化缓慢,因此炮制品的质量容易控制。本文对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用烘箱法炮制马钱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对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为了探讨药物配伍对马钱子毒性的影响,对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选择了有毒中药配伍中的常用解毒剂甘草及白芍和生地黄,以及临床报道的可以增强马钱子毒性的延胡索,对马钱子与这些药物配伍后的毒性和主要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甘草配伍的马钱子毒性最小,且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马钱子的毒性大大降低。生地、白芍与马钱子配伍的毒性随着生地、白芍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延胡索与马钱子配伍的毒性随着延胡索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针对马钱子中含有生物碱同分异构体,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通过与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所测得保留时间对照以及马钱子生物碱的质谱碎裂规律,在线分析了中药马钱子生品总生物碱粗提物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中药马钱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