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评价
【6h】

安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评价安阳县白璧镇(安东新城)规划的合理性为目标,利用ENVI4.8、ArcGIS9.3、Fragstats3.3等软件对2000年、2010年白璧镇遥感影像图以及安阳县白璧镇(安东新城)土地利用规划图(2030年)进行处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从而获得2000年~2010年、2010年~2030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白璧镇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情况,进而定性的评价了安阳县白璧镇3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对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综合两方面的结果对安阳县白璧镇(安东新城)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具体结论如下:
   2000年~2030年30年间,白璧镇的土地利用年变化率最大的是建设用地,依次是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域。2000年~2010年10年间,白璧镇耕地面积降幅最大,达到11.57%;增幅最大的为未利用地,达到9.88%。这主要是因为10年间白璧镇贯彻城镇化的发展思想,加之白璧镇(安东新城)规划的出台,使得大量的耕地被征用,但建成安东新城尚需时日,所以形成了大面积的未利用地。2010年~2030年20年间,耕地面积降幅继续增大,达到50.02%,变化幅度接近2000年~2010年10年间的5倍,而建设用地的增幅达到37.47%,是2000年~2010年10年间的35倍。其主要原因是白璧镇在实施安东新城规划前,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小,城市化进程缓慢,在实施规划之后,白璧镇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这是有利于创造足够的环境空间、物质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实现建设白璧镇成为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站场和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目标的。
   从景观水平指数分析可知,2000年到2010年再到2030年,白璧镇景观整体的破碎化程度呈现先加深后减轻的趋势;优势度水平呈现先下降后提高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先升高后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及政策因素对景观格局造成巨大的影响。白璧镇(安东新城)规划实施完成后,即到2030年,白璧镇的景观格局将发生剧烈的变化,首先是耕地类型的消失和新的景观类型林地和绿化用地的出现;其次是在建设用地、林地、绿化用地和水域这四类景观类型中,建设用地的景观类型所占百分比、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最大,说明其破碎化程度最低,且以大班块的形式存在,其格局具有很高的优势度,然而从建设用地的生态效应考虑,如此大面积的整块建设用地并不利于城市的生态建设,这一点由于缺乏有力的社会经济指数,只做定性的分析。另外,在规划完成后,林地、绿化用地是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应的景观类型,其格局分布有以下特征:绿化用地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优势度也最低;二者都具有规则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人为的规划。虽然安东新城在规划时充分考虑过城市绿地容积率等问题,但是,绿化用地的景观格局明显没有优势,这样会将导致绿化用地的生态效益减弱,其生态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这点来说,建议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做出调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