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液及贮藏技术的研究
【6h】

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液及贮藏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从五个方面对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一是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液基本成分组合最佳浓度的筛选;二是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的最佳浓度;三是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的效果及生理变化的影响;四是催花液瓶插保鲜效果的研究;五是贮藏时间、方式及温度对蕾期切花菊贮藏后催花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得到切花菊蕾期采后最佳催花液及适于蕾期的最佳贮藏条件,分析了催花期间切花的相关生理机制,为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技术的扩大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蔗糖、8-羟基喹啉、水杨酸、氯化钙为催花液基本成分,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瓶插催花试验筛选切花菊蕾期采后最佳催花液基本成分组合及主次效应,评价指标包括花径日变化量、开花率、花枝鲜重日变化量,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花径日变化量最大的基本组合为:A3B3C1D2,提高开花率效果最好的基本组合为:A3B2C3D1,增加花枝鲜重日变化率效果最好的基本组合为A3B3C1D1。综合分析,对切花菊催花效果的因素主次效应顺序为:A>C>D>B,即蔗糖>SA>Cacl2>8-HQ,最佳催花液基本成分组合为:A3B3C1D1:50 g·L-1蔗糖+300 mg·L-18-羟基喹啉+75 mg·L-1水杨酸+200 mg·L-1氯化钙。
   2.在最佳催花液基本组合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组合处理。包括6-BA,GA3,KT,IAA+6-BA及IAA+KT。结果表明:浓度为3 mg·L-1的6-BA是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的最佳浓度,GA3的最佳催花浓度为100 mg·L-1。KT浓度为140 mg·L-1,6-BA(3 mg·L-1)+IAA(2 mg·L-1)为6-BA+IAA处理最佳浓度,KT+IAA处理为KT(140 mg·L-1)+IAA(2mg·L-1)。
   3.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效果,分析催花期间花枝生理变化情况,得到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的最适激素,从而得到最佳催花液配方。结果表明:
   在水分吸收方面,瓶插催花期间含激素因素的催花液处理相比基本催花液和CK花枝鲜重均为持续上升状态。催花终止期,花枝鲜重增加的百分率分别是:6-BA处理为52.95%,KT处理为47.05%,GA3处理为74.54%,6-BA+IAA处理为59.17%,KT+IAA处理为49.95%,基本处理为42.50%。水分平衡值最高值的高低顺序为GA3>6-BA>6-BA+IAA>KT+IAA>KT>基本处理。6-BA与6-BA+IAA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CK的花枝鲜重在第3d后均为下降状态,且水分平衡值均为负值,严重失水。
   催花期间,各个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明显,但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最高值的大小顺序均为:GA3>6-BA+IAA>6-BA>KT+IAA>KT>基本处理>CK。催花终止期,相比催花始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6-AB增加了37.61%,GA3增加了74.43%,KT增加了5.35%,6-BA+IAA增加了51.46%,KT+IAA增加了32.43%,基本处理与CK则分别下降了9.32%、24.62%。相比催花始期可溶性糖的含量6-AB增加了56.83%,GA3增加了86.36%,KT增加了54.59%,6-BA+IAA增加了65.22%,KT+IAA增加了58.57%,基本处理增加了10.45%,CK则下降了3.25%,说明含激素因素的的催花处理液能够更好的维持花瓣中较高含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进一步延长观赏期。
   含激素因素的催花液处理均能有效的提高POD、SOD及CAT活性,催花期间,POD酶活性的总体的大小顺序为6-BA+IAA处理、GA3处理、6-BA处理、KT+IAA处理、KT处理、基本处理、CK;SOD酶活性的总体的大小顺序为GA3处理、6-BA+IAA处理、6-BA处理、KT+IAA处理、KT处理、基本处理、CK;CAT酶活性的总体的大小顺序为GA3处理、6-BA+IAA处理、6-BA处理、KT+IAA处理、基本处理、KT处理、CK。其中GA3处理对三种酶都有较好的提高作用,并可以有效的缓解三种酶活力的降低。
   综合分析得到切花菊蕾期采后催花最佳的激素是浓度为100 mg·L-1的GA3,最佳催花液组合为50 g·L-1蔗糖+300 mg·L-18-羟基喹啉+75 mg·L-1水杨酸+200 mg·L-1氯化钙+100mg·L-1 GA3。
   4.以催花液与传统瓶插保鲜液,催开材料与自然开花的材料两两结合组成瓶插处理,用模糊数量评价方法,描述各个处理的综合得分,分析各个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花色素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综合分描述大小顺序为:Ab>Aa>Ba>Bb>CKa>CKb,最佳催花液A的综合平均分均高于传统瓶插液B和CK。从瓶插寿命来看,自然开花的处理比催开开花的处理瓶插寿命要长2-3d,含最佳催花液处理相比于传统的瓶插液处理,可以更好的促进花蕾的开放,并且可以有效的缓解花瓣中蛋白质和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提高花枝的含水量,并且提高花瓣花色素的含量。最佳催花液在催花的同时,也可作为瓶插液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5.以7d和14d为两个贮藏时期,采用干藏与湿藏两种方式,分别在0℃、2℃、4℃下对蕾期的切花菊贮藏后进行催花。结果表明:
   7d与14d贮藏后,干藏各温度处理均有部分失水的表现。催花期间,7d与14d贮藏处理中,湿藏各温度的催花效果相比千藏各温度的均差异明显,其中均以湿藏4℃处理过的催花效果最好,其水分平衡值相比其他处理均总体最高,且花蕾中丙二醛与脯氨酸含量最少,没有明显的积累现象。
   7d与14d的4℃湿藏贮藏对比,7d和14d贮藏的处理在贮藏期满后,花径大小都有所增加,14d的处理增加明显。催花期间,7d贮藏的处理达到催开花蕾的标准在第5d,14d贮藏处理则在第4d,而CK则在第7d才达到催开的标准。7d贮藏处理的水分平衡值总体高于14d,但两者均未出现负值。丙二醛与脯氨酸的含量均有下降,7d贮藏处理的丙二醛最小值下降到0.586μmol·g-1,14d的丙二醛最小值下降到0.431μmol·g-1。脯氨酸的最小值,7d贮藏处理为47.983μg·g-1,14d的为49.966μg·g-1。总体比较,14d贮藏期,以湿藏的方式4℃低温贮藏蕾期切花菊,对其贮藏后催花效果最好。

著录项

  • 作者

    马海燕;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永华;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682.11;S609.3;
  • 关键词

    切花菊; 蕾期采后; 催花液; 贮藏时间; 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