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研究
【6h】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1.2.2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河南保证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2.3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河南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农业现代化

2.2 新型农业现代化

2.2.1 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2.2 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

2.3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相关理论

2.3.1 产业经济学理论

2.3.2 技术进步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3.1.1 第一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阶段(1978—1983年)

3.1.2 第二阶段:农业生产手段、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阶段(1984—1992年)

3.1.3 第三阶段:传统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1993—2002年)

3.1.4 第四阶段:传统农业现代化向靳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2003至今)

3.2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3.2.2 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

3.2.3 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3.2.4 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3.2.5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3.3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判断

3.3.1 “三阶段”判断法

3.3.2 “两层次”判断法

3.3.3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判断

第四章 河南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4.1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剩余劳动力转移难

4.2 分散经营,人地矛盾突出

4.3 农业组织化落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4.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水平低

4.5 农业资源短缺且利用率较低

4.6 农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

4.7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影响农民积极性

4.8 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资金短缺

第五章 河南省主要市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DEA效率分析

5.1 研究范围的界定

5.2 对河南省市县进行聚类分析

5.3 DEA模型的选用

5.4 指标的选取

5.4.1 反映投入的指标组

5.4.2 反映产出的指标组

5.5 河南省主要市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DEA效率测算及分析

5.5.1 农业主导型市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效率测算及分析

5.5.2 工业主导型市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效率测算及分析

5.5.3 工农混合型市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效率测算及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6.1 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6.1.1 农业高度现代化

6.1.2 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发展

6.1.3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保障

6.2 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6.2.1 政府强力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和保护力度

6.2.2 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

6.2.3 依靠庞大的农协组织,实现农业产业化全覆盖

6.2.4 完善的相关法律支持,保障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6.3 西欧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5.3.1 土地规模化经营

6.3.2 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6.4.2 注重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6.4.3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6.4.4 重视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

6.4.5 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第七章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模式及对策

7.1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7.1.1 “工业主导型”市县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7.1.2 “农业主导型”市县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路径

7.1.3 “工农业混合型”市县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与对策

7.2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7.2.1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

7.2.2 全面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

7.2.3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同步发展

7.2.4 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不同地域农业增效

7.2.5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7.3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不同区域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7.3.1 “工业主导型”市县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7.3.2 “农业主导型”市县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7.3.3 “工农业混合型”市县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与对策

第八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又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做好河南的“三农”工作,特别是抓好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面对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省情,河南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格外迫切。但是如何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这四大难题呢?河南省适时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决定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来破解河南发展的难题。本文正是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河南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而展开研究的。
  本文以农业现代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结合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判断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其次,分析了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然后尝试用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10个省直管县进行聚类,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工农结合型三种类型的市县,并基于投入的不变规模报酬CRS模型,选取指标,对不同类型的县域进行了DEA效率测算,结果发现有7个市县的相对效率小于1,存在松驰变量,处于技术效率无效状态,有很大的改进空问;接着,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启示;最后,结合河南省农业现代发展的整体水平,根据不同市县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情况,提出了河南省不同地域推进新型农业现代的路径、模式及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