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伏牛山不同纬度油松群落格局与气候响应研究
【6h】

伏牛山不同纬度油松群落格局与气候响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1.2树木年轮学研究进展

1.3种群年龄结构研究进展

1.4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1.5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3.1样地设置与调查

3.1.1样地设置与调查

3.1.2气象资料

3.2研究方法

3.2.1径级结构划分

3.2.2样芯的实验室处理

3.2.3交叉定年和样芯测定

3.2.4空间格局分析

3.2.5树轮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相关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卢氏油松-栓皮栎混交林

4.1.1卢氏混交林径级结构

4.1.2卢氏混交林油松种群格局分布

4.1.3卢氏混交林不同径级油松空间格局

4.1.4卢氏混交林油松栓皮栎相关性分析

4.1.5卢氏油松气候响应分析

4.2白云山油松-栓皮栎混交林

4.2.1白云山混交林径级结构

4.2.2白云山混交林油松分布格局

4.2.3白云山混交林不同径级油松分布格局

4.2.4白云山混交林油松栓皮栎相关性分析

4.2.5白云山油松气候响应分析

4.3宝天曼油松-栓皮栎混交林

4.3.1宝天曼混交林径级结构

4.3.2宝天曼混交林油松栓皮栎相关性分析

4.3.3宝天曼油松气候响应分析

5.结论与讨论

5.1 不同纬度油松年龄结构分析

5.2不同纬度油松分布格局分析

5.3不同纬度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6.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选取地处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的伏牛山脉作为研究区域,随纬度梯度的变化选取卢氏、白云山和宝天曼的油松-栓皮栎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树木年轮学原理,分析当地气候变化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对比卢氏和白云山样地的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卢氏混交林群落趋于稳定发展,而白云山混交林群落中,油松种群的发展面临挑战,在不断变化的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白云山混交林中油松将面临被栓皮栎取代的危险,但是这种现象不仅与当前群落的格局有关,还有可能是气候变化所致。
  (2)卢氏混交林中油松以随机分布为主,这种格局说明油松和栓皮栎的种间竞争并不明显,造成不同取样点种群个体分布格局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在白云山样地中,油松种群不同径级的空间分布均以聚集分布为主,尤其是在大于1.5m尺度之间表现的聚集程度更加明显。
  (3)通过g(r)函数分析可知,卢氏样地内大径级的栓皮栎并未对小径级的油松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在种群发展的过程中,对油松其主要作用的仍然是环境因子。白云山样地内油松小树和栓皮栎大树主要表现为正相关,栓皮栎对油松的径向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环境因子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宝天曼样地中油松小树和栓皮栎大树成无关联,在种群发展的过程中,对油松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因子。
  (4)3个研究区域的油松树轮径向生长均与4、5、6月降水量呈正相关,从温度上来看,油松树轮径向生长量与卢氏月平均温度在12、1、2月达显著负相关,而白云山和宝天曼油松树轮径向生长量与当地月平均温度在5、6、7月达显著负相关。从卢氏到宝天曼随纬度的降低,树轮径向生长量与冬季降水量成负相关逐渐减弱,与夏季降水量的负相关逐渐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