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的河南山区主要林分类型抚育经营技术研究
【6h】

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的河南山区主要林分类型抚育经营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抚育经营的概念

1.2 森林抚育经营对林分的影响研究

1.3 森林抚育经营技术模式研究

1.4 近自然抚育经营技术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技术路线

3.3 样地调查

3.4 研究方法

3.5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林分类型林分状态特征

4.2 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分自然度评价

4.3 河南山区主要林分类型森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技术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展开▼

摘要

森林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活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森林抚育是根据人类期望对森林进行人为干扰,改变森林的生长结构和演替方向。近自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将森林抚育的措施及目标指向营造接近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能够自然更新演替的、具有复层、异龄结构的混交林分。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普查结果,河南省森林面积为359.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5%。河南森林主要为中幼龄林,且人工林占有很大比率。河南省天然乔木林中,中幼龄林面积占93.3%;人工乔木林中,中幼龄面积占88.9%。河南天然林多为中幼龄次生林,林分自然生长较为弱势;人工林以纯林为主,森林结构单一,生长乏力,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抚育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当前森林抚育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在河南太行山脉-济源大沟河林场、秦岭崤山-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伏牛山脉-洛阳栾川、桐柏山脉-驻马店马道林场和大别山脉-信阳黄柏山森林公园几个地区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6种林分类型进行研究。通过对河南山区6种典型林分类型,即栎类纯林(A类型)、阔杂林(B类型)、松栎混交林(C类型)、油松纯林(D类型)、杉木纯林(E类型)和黄山松纯林(F类型)的共27块森林样地进行设置和调查,对不同类型林分的生存演替状态进行比较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进行林分近自然度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依据森林近自然抚育原则,对不同类型林分制定了相应的抚育经营技术措施。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为:
  (1)调查阔杂林的树种组成最为复杂,除优势种外,还有12种其他树种,林分上层乔木构成结构最稳定,演替状态最多样化。栎松混交林中,油松等占据顶层优势,栎类树种向着林分上层演替。栎类纯林、油松纯林、杉木纯林和黄山松纯林的树种构成单一,优势树种占主导地位。
  (2)调查阔杂林的更新丰富度最高,有26种更新树种,结构合理,林分自然演替能力最强,树种演替趋势最多样化。油松纯林幼苗更新数量最多,但树种单一且生长受到抑制,很难自然更新演替。黄山松纯林中主林层树种更新乏力,后继林分培育需要人为干预。
  (3)调查黄山松纯林土层最厚,且土质疏松、蓄水能力最强,表层根系发育较好;林木蓄积量最大,为248.81m3/ha,其生产力最高。栎类纯林、阔杂林、松栎混交林的土壤结构状态接近,土壤较紧实,蓄水能力较弱。调查栎松混交林表层根系发育较好,但其蓄积量最小,生产力最低。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对调查林分近自然度进行评价赋值,得到6种调查类型林分近自然度值为:B(0.59)>C(0.36)>F(0.296)>E(0.172)>A(0.156)>D(0.06)。阔杂林自然度等级划分最高,为等级3,属半天然林。
  (5)结合林分状态特征和近自然度综合评价结果,根据实地条件和育林目的,制定了相应的森林抚育经营目标方案;各林分类型分别为,A:栎类混交–大径材培育型用材林;B:栎类-阔叶混交–多功能服务型公益林;C:栎类-油松混交–景观-多功能生产型公益林;D:油松-阔叶混交–生态服务型公益林;E:杉木-楠木-栎类混交–速生用材-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型用材林F:黄山松-青冈栎混交–大径材培育-兼顾生态稳定型用材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