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GF-1R、VEGF-C、D2-40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6h】

IGF-1R、VEGF-C、D2-40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综述

1.1综述一 IGF-1、IGF-1R与子宫内膜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1.2 综述二 VEGF-C、D2-40与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第2章 前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材料

3.2试剂与器材

3.3试验步骤

3.4结果判定

3.5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IGF-1R、VEGF-C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2 IGF-1R、VEGF-C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4.3 IGF-1R、VEGF-C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4.4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LVD

4.5子宫内膜腺癌组IGF-1R、VEGF-C的表达与D2-40标记的LVD的关系

第5章 讨论

5.1子宫内膜腺癌中IGF-1R的表达及意义

5.2 VEGF-C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5.3 D2-40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

5.4 IGF-1R、VEGF-C在子宫内膜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相关性探讨

5.5问题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以上组织中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以了解IGF-1R、VEGF-C在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1R、VEGF-C及D2-40的表达情况,用SPSS17.0软件包对三者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 IGF-1R在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子宫内膜腺癌组均有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过度表达率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 VEGF-C在正常子宫内膜组、单纯性增生组、复杂性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为35.71%、37.50%、41.67%、5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内膜腺癌组(87.5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与腺癌组 VEGF-C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3.子宫内膜腺癌组中 IGF-1R的阳性表达和过度表达均与手术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 IGF-1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与过度表达相关(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中 VEGF-C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手术分期均无关( P>0.05),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4. IGF-1R、VEGF-C在40例子宫内膜腺癌中共同表达的阳性率为75%,二者之间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125>0.05),而 IGF-1R过度阳性表达与VEGF-C的阳性表达之间显著相关(P=0.035<0.05,r=0.43)。5.子宫内膜腺癌组的淋巴管密度(LVD)与 IGF-1R的过度阳性表达和 VEGF-C阳性表达有关(P<0.05),子宫内膜腺癌瘤周淋巴管密度(LDV-pt)显著高于瘤内淋巴管密度(LDV-it)和正常组织的淋巴管密度(P<0.05)。
  结论:
  l.IGF-1R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逐渐增强,提示其在子宫内膜腺癌的病变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IGF-1R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病理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推测IGF-lR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2. VEGF-C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检测VEGF-C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判断。
  3.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GF-1R的过度表达与VEGF-C的阳性表达正相关,推测两者可能在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IGF-1R过度表达及VEGF-C阳性表达的组织中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均高于非过度表达和阴性表达组织,两者联合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将有利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
  4.D2-40进行LVD计数测定发现子宫内膜腺癌组LVD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淋巴转移阳性组LVD计数明显高于淋巴转移阴性组,说明D2-40标记的LVD计数与子宫内膜腺癌的进展、转移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做为判断子宫内膜腺癌淋巴道转移的一个指标。瘤周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瘤内淋巴管密度,说明瘤周淋巴管的生成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道转移中起了一定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