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对肉鸡饲养效果的影响
【6h】

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对肉鸡饲养效果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1植酸酶的来源

1.2植酸酶的应用

1.3芽孢杆菌的应用

1.4植酸酶应用中的问题

1.5前景展望

第2章 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2.1试验材料

2.2方法

2.3结果

2.4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16S rDNA鉴定

2.5毒性试验结果

2.6讨论

2.7 小结

第3章 产植酸酶芽孢杆菌对AA肉鸡饲养效果的影响

3.1材料

3.2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讨论

3.5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别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的40余份样品,首先通过80℃水浴加热处理30 min,再在加有植酸钙为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显微镜检能产生芽孢的菌株,利用平板滴定法进行高酶活菌株的筛选,然后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耐热、耐酸试验筛选耐受环境的高性能菌株,并采用钒钼酸铵法测定筛选菌株的植酸酶活性。对上述筛选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其种属。
  将筛选的高产植酸酶酶活的芽孢杆菌按照一定的工艺制成粉剂,首先进行小白鼠攻毒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后,再通过饲喂肉鸡研究其饲养效果。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空白对照组使用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的浓度分别为107 CFU/g饲料、108 CFU/g饲料、109 CFU/g饲料。试验期42天。通过测定生长性能、新城疫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肠道主要菌群结构和磷代谢利用率等指标,为研究其作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菌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试验结果表明:从不同样品中共分离出10株具有植酸酶酶活的菌株,通过显微形态的观察,该10株菌均为产芽孢的菌株。耐热和耐酸试验筛选出了3株具有较强耐受性的菌株 B.Phy2、B.PHy3和 B.PHy9,且酶活分别为152 U/mL、172 U/mL和201 U/mL。显微观察表明该三株菌均为杆状,都形成芽孢,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该三株菌为芽孢杆菌属的菌株,16s rDNA分子鉴定 B.Phy2、B.PHy3和 B.PHy9分别为球形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未定种。攻毒试验均表明这三株菌对小白鼠无致病作用。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在1~21日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低剂量Ⅰ组和中剂量Ⅱ组增重效果最明显;料肉比方面,中剂量Ⅱ组增重效果最佳(P<0.05),低剂量I组、高剂量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2~42日龄,低剂量Ⅰ组和中剂量Ⅱ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料肉比方面,中剂量Ⅱ组的料肉比最低,与空白对照相比低了2.30%,差异显著(P<0.05)。在1~42日龄,平均日增重方面,低剂量Ⅰ组和中剂量Ⅱ组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Ⅱ组的料肉比与空白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的胸腺指标、法氏囊指标和脾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趋势。新城疫效价也没有明显提高(P>0.05)。21日龄时,中剂量Ⅱ组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各组的大肠杆菌数比空白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42日龄时,各试验组乳酸杆菌数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 P<0.01),双歧杆菌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粪磷的含量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从总体上看,中剂量Ⅱ组与其他两试验相比,粪磷的含量最低,效果最佳(P<0.0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