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口流动与就业机会
【6h】

河南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口流动与就业机会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状况分析

2.1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2.2 河南省人口流动状况分析

2.3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状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南省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分析

3.1 河南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

3.2 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机会分析

3.3 服务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潜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推进人口流动与就业的政策建议

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4.4 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中原经济区主体,农村人口众多,以人口城镇化率衡量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国一直处于较低层次,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使人口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40.6%提高到2020年的56%,河南在十年内面临极大的劳动力转移压力。由于农村人口转移是空间和产业的双重转移,大量人口向城镇流动,必然要求城镇非农产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不足将造成人口转移的不稳定和不彻底。因此,有必要在定量认识河南省人口流动现象的同时,深入分析影响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各种因素,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河南省人口普查数据,定量分析河南省人口流动规律与特征,然后以流动人口就业为切入点,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进行logit回归分析,测度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服务业就业受到的歧视,分析河南省服务业市场的就业潜力,为引导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提供方向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近十年来全省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流动人口年均增速与 GDP年均增速显著负相关。从地域分布上看,郑州等七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河南省省内流动人口;农村转移人口的省内转移逐渐超过省外输出,省内中心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持续增强,农村转移人口向中部地区跨省转移的流动势能强劲。
  2.河南省内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劳动人口的转移,“80”、“90”后是主力军;农村转移人口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出1倍以上;农村转移人口较低的教育水平拉低了省内流动人口的平均值。
  3.河南省流动人口就业的主要方向是服务业;农村转移人口在服务业就业人数已超过第二产业,且“就业本地化”趋势日趋明显。服务业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存在明显的人力资本差异,一级市场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更高。
  4.农村转移人口在服务业就业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户籍歧视,其进入服务业一级市场的概率低于非农业转移人口;但因出生地不同所引致的地域歧视在洛阳这一内陆三线城市却并不显著;如果能够消除各种歧视性因素,农村转移人口向城镇聚集可以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就业机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