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CC1、BRCA1和RRM1在NSCLC中的表达与吸烟的关系及患者预后分析
【6h】

ERCC1、BRCA1和RRM1在NSCLC中的表达与吸烟的关系及患者预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特征

3.2 非吸烟组中ERCC1、BRCA1和RRM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各因素的关系

3.3 吸烟组中ERCC1、BRCA1和RRM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各因素的关系

3.4 ERCC1、BRCA1和RRM1基因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3.5 非吸烟组中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

3.6 吸烟组中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

3.7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治疗效果评估

第4章 讨论

4.1 ERCC1、BRCA1和RRM1的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因素的关系

4.2 ERCC1、BRCA1和RRM1基因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4.3 非吸烟组中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

4.4 吸烟组中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

4.5 非吸烟组与吸烟组的治疗效果评估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录Ⅰ 基因熔解曲线与表达图

附录Ⅱ ECOG评分标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基因1(BRCA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吸烟与非吸烟组中表达,探讨ERCC1、BRCA1及RRM1表达程度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影响NSCLC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指标,以合理的指导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两组共131例(64例非吸烟组患者和67例吸烟组患者)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BRCA1和RRM1的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ERCC1、BRCA1及RRM1表达程度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1、非吸烟组中ERCC1、BRCA1和RRM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等因素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在吸烟组中,ERCC1的表达情况与吸烟指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的表达情况与吸烟初始年龄和吸烟指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非吸烟组中ERCC1和RRM1低表达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各自基因高表达的患者(P=0.013、P=0.044)。ERCC1表达(P=0.001,HR=2.51,95%CI=1.47-4.31)、RRM1的表达(P=0.001,HR=2.77,95%CI=1.53-5.02)是影响非吸烟组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4、吸烟组中ERCC1低表达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高表达的患者(P=0.033)。ERCC1的表达(P=0.041,HR=1.75,95%CI=1.02-2.99)、吸烟指数(P=0.001,HR=5.51,95%CI=2.58-11.82)是影响吸烟组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5、非吸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吸烟组患者,1年的复发率较吸烟组少,中位无瘤生存期比吸烟组长,P值分别为0.019,0.001,0.006。
  结论:ERCC1和RRM1的基因表达与吸烟指数有关,吸烟指数越大的患者基因高表达出现的概率越高;在两组患者患者预后分析中发现:与吸烟组患者相比,非吸烟组患者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较低的1年复发率和较长的中位无瘤生存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