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栅格数据的温度变化对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影响研究
【6h】

基于栅格数据的温度变化对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作物气候适宜性及其变化研究进展

1.1作物适宜性的统计研究

1.1.1作物产量、生产潜力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

1.1.2作物的产量、品种布局、种植制度、气候生产力未来变动研究

1.1.3作物气候适宜区划研究

1.2作物适宜性的动态模拟研究

1.3实验研究

1.4栅格数据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存在问题

2我国棉花种植的区域特点与气候变化趋势

2.1我国棉花分布界限与耕作制度

2.2我国棉花种植区的气候资源

2.3我国棉花生产发展概况

2.4区域气候变化背景

3棉花温度适宜度模型的建立

3.1适宜度理论模型的建立

3.2适宜度模型的检验

3.3基于栅格数据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4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4.1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的季节变化

4.2棉花各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年际变化规律

4.3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分类

4.4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年代间变化对比

4.5近年来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倾向的空间差异分析

4.6未来温度变化情景下的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动

4.6.1未来温度变化情景

4.6.2我国棉花温度适宜度可能变化分析

5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利用棉花温度适宜度模型,在GIS软件ArcView、ArcMap和统计软件SPSS及Excel的支持下,计算和分析了中国1961-1995年以及未来温度变动后的棉花温度适宜度.研究发现:(1)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棉花生理生态特征,进一步完善了棉花温度适宜度函数及其中的参数,(2)在各生育期中,播种期和吐絮期的温度适宜度较小,并且波动较大,在此时期棉花生长对温度变化很敏感,但在未来,其适宜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上升的趋势;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温度适宜度相对较高,并且波动较小.(3)计算1961-1995年的平均适宜度,发现适宜度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平原>盆地>丘陵>山地,这与中国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4)中国各年代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化显著不同,70年代整体呈上升趋势,80年代下降,90年代又有所上升,近年来不适宜型分布面积有所减少,次适宜型、适宜型分布有所扩展,最适宜型分布范围无明显变化.(5)分析各大区1984-1995年的棉花温度适宜度变动趋势,除中南区有稍微降低的趋势外,其他各大区适宜度均为上升趋势,以东北地区上升幅度为最大.(6)未来气候情境下总适宜度随温度变化有上升趋势,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界限有西进北扩的规律.

著录项

  • 作者

    刘清春;

  •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大学;
  • 学科 自然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千怀遂;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2.01;
  • 关键词

    棉花; 温度适宜度; 栅格数据; 中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