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误解成因探析
【6h】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误解成因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and objectives

1.2 Research scope and methodology

1.3 Data collection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Definition of misunderstanding

2.2.1 Previous definitions of misunderstanding

2.2.2 Comments on previous definitions

2.2.3 Misunderstanding and its “family”1

2.2.4 Various aspects of defining misunderstanding

2.3 Various approaches to misunderstanding

2.3.1 Related studies of misunderstanding abroad

2.3.2 Related studies at home

2.4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Introduction

3.2 Communication, code model and inferential model

3.3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3.4 Th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3.5 Context

3.6 The Relevance-theoretic comprehension procedure

3.7 Hypotheses of misunderstanding in Relevance-theoretic perspective

3.8 Summary

Chapter Four Triggers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Misunderstanding

4.1 Introduction

4.2 Ostension problems on the part of speakers

4.2.1 Lack of ostention

4.2.2 Overinformativeness

4.2.3 Underinformativeness

4.2.4 Ambiguous ostension

4.2.5 Improper ostension

4.3 Inference indeterminacies on the part of hearers

4.3.1 Stereotypical mentality

4.3.2 Closeness option mentality

4.4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misunderstanding

4.4.1 Consistency of searching for the optimal relevance

4.4.2 Conflict between the speaker's intended context and the hearer's actually-used context

4.5 Avoidance of misunderstanding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误解,作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正受到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交际学家等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都很关注误解的成因,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从交际过程出发来探讨误解的原因,作者认为只有放在交际过程中分析才能揭示误解的真实面目。本文旨在从交际过程这一新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误解的触发条件和生成机制。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特别是借助于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来研究汉语交际中的误解现象。关联理论是交际推理理论,它着力解释听话人如何理解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思的。其主要观点是交际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明示和推理是同一个过程。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个明示的过程。通过明示行为,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两种意图,一种是信息意图,一种是交际意图。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讲,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听话人结合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语境假设,来推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即为什么说话人向我传递这一信息。明示是推理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说话人的明示行为总是会出现问题,尽管说话人力求达到最佳关联,例如他的言语可能缺乏明示信息,明示信息过多或过少等等。说话人明示方面的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误解。推理方面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首先,语用推理不同于逻辑推理,前者是非实证性的,在推理过程中,它的推理前提是不确定的。另外,言语理解也是一种认知活动,听话人的认知心理也会积极参与推理过程中。宗世海(2000)提出共有两种认知心理,一种是常规心理,另一种是择近心理。听话人的这两种认知心理也会干扰推理,加大推理方面的不确定性。由此本文认为正是说话人明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听话人推理方面的不确定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误解的产生。 关联理论提出两条关联的原则:关联的认知原则(人类认知趋于最大程度的关联)和关联的交际原则(每一明示交际行为都表达一种自身具有最佳关联的假设)。既然思维倾向于处理最相关的信息,所以说话人发出的明示刺激要与听话人有足够的关联,使听话人觉得值得花费精力去处理他提供的信息。斯珀珀和威尔逊又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最佳关联的假设。根据最佳关联假设,明示刺激是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好相一致的。但是,我们很难保证听话人能够准确地了解到说话人的能力和爱好。如果听话人对说话人了解得不够充分,误解就会发生。 没有语境的帮助,听话人就无法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传统语境观。它认为语境是听话人头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是理解过程中的一种动态构建。话语理解的过程就是通过寻求信息的关联,来构建语境去处理话语信息。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听话人的任务就是从这一组语境假设中选择出说话人期待他使用的语境。但是,在语境构建的过程中,人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感知等都会影响语境的选择,当听话人选择的语境不是说话人期待他使用的语境,语境冲突就会出现,此时误解也会不邀而至。 本文的研究不但能深化对误解的理解,而且对于语用学理论也很有价值。本文虽然以汉语误解为研究对象,但文中建立在交际过程中误解原因的分析及误解形成机制的看法也适用于其他语言的误解现象,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