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户兼业行为的地理影响分析——以河南省上河村、阴西村、余庄村等11村为例
【6h】

农户兼业行为的地理影响分析——以河南省上河村、阴西村、余庄村等11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外研究动态

1.2.2国内研究动态

1.3现有研究的不足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数据的获取

1.5.1研究区域的选择

1.5.2数据的来源

1.6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相关理论基础

2.1.1恰亚诺夫的"小农经济行为"理论

2.1.2舒尔茨等人的"理性小农假设"理论

2.1.3家庭资源配置理论

2.1.4黄宗智的"过密化"小农理论与"拐杖"理论

2.2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2.2.1农业及非农业

2.2.2农业收入及非农业收入

2.2.3兼业和兼业收入

2.2.4地理环境

第3章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兼业行为分析

3.1样本村农户兼业的总体特征

3.1.1样本村农户兼业发生率

3.1.2样本村农户兼业收入特征及收入来源

3.1.3农户兼业空间特征

3.1.4农户兼业时间

3.1.5农户兼业时的农业用地规模

3.1.6农户兼业者的自身特征

3.2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兼业行为指标比较

3.2.1不同地形条件下农户兼业差异比较

3.2.2不同区位下农户兼业差异比较

3.2.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农区农户兼业差异比较

3.3综合地理影响因素比较

3.3.1地形因素和区位因素

3.3.2地形因素和经济因素

3.3.3区位因素和地形因素

3.3.4经济因素和地形因素

3.4本章小结

3.4.1样本村农户兼业总体特征

3.4.2不同地理环境下样本村农户兼业差异

第4章农户兼业的地理影响因素分析

4.1农户层次分析

4.1.1农户兼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定量测度

4.1.2影响农户兼业的地理因素分析

4.2村域层次分析

4.2.1村兼业发生率影响因素的定量模型

4.2.2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5.2理论启示

5.3政策建议

5.4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农户是农村社会最微观的经济主体,是村域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消费单元,是欠发达农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农户兼业行为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农户兼业行为不仅关系到农户个体发展取向,村域经济类型的转轨,还涉及到整个农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农户兼业行为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国土广大,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兼业行为具有较大差异。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从农户出发,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兼业行为的差异,以鉴别地理环境因素对农户兼业发展的影响,为对农区分类、分区指导提供参考。 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总体和分指标两个层面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兼业行为的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从农户和村域两个层次对11个调研村1251个农户中的591兼业农户兼业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鉴别出其地理影响。本研究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引论。在介绍了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特别对农户兼业化研究视角、观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切入点。 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就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专门界定。 第三章,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兼业的特征,通过不同侧面较深入地对比、分析了地理因素对于农户兼业行为的影响。本部分将分析农户兼业的行业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等。 第四章,在农户层次和村域层次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具体分析地理因素对于农户兼业收入的影响。本部分把相关的地理因素变量作为虚拟变量引入计量模型进行分析。 第五章,结论及理论启示,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及总结理论启示,并提出有利农户兼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以后要从哪些方面弥补。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样本村农户兼业发生率较高,大多在30%-60%之间。 (2)样本村兼业农户收入较高,兼业内容多样,兼业收入来源多样化。 (3)农户兼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农户的兼业地点,在本自然村兼业的居多,比例普遍较高,其次是在临近自然村,在乡镇兼业比例不高但各村之间变化较为平稳。 (4)地形对于农户兼业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在低收入组,平原地区较丘陵地区农户兼业收入高2315.507元。平原地区农户兼业率最高,3个丘陵村兼业发生率低于平原村。在高收入组,平原区农户兼业收入仍然高于丘陵区农户兼业收入,高出2919.37元,幅度要大于整体幅度。 (5)地理区位对于农户兼业收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距乡镇距离的增加,农户兼业收入递减。 (6)样本村兼业发生率与样本村距乡镇的距离成正比,距离每增加1米,兼业发生率下降0.006%。兼业发生率与第二产业产值成反比,与第三产业产值成正比,说明兼业农户所从事行业与第三产业较为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