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6h】

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及阻抗指数的研究,探讨针刺该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机制,为临床使用飞扬穴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仪器采用惠普CompanionⅢ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Φ0.35×40mm。 志愿者均为经颅多谱勒超声显像证实MCA血流量正常的健康青年15名(男8人,女7人)年龄21.5-25.5岁,既往无任何心脑血管疾病史,受测者72小时内未服用任何影响本实验的药物,未吸烟、酗酒,保证充足睡眠。经过伦理委员会许可及本人自愿签订承诺书后进行研究。室温保持在23.00±4.78℃,湿度为60±5%,受试者在保持安静状态15分钟后进行针刺,所有操作由专人负责,施术者为经验丰富的同一位针灸医师,TCD检查者为专业技师,以避免在观察过程中因人为及手法等因素出现的误差。 采用CompanionⅢ检测仪,被检测者采用仰卧位,取样深度64mm,用1.6MHz探头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术端血管。待取得清晰稳定的MCA信号后,分别检测左侧飞扬穴针刺前10分钟,进针时,行针时(针刺15分钟),出针即刻(针刺30分钟后),出针后10分钟5个时间点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末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别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将所有信息录入SPSS,建立数据库,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针刺左侧飞扬穴,左侧MCA的Vs、Vm在出针后10分钟与进针前10分钟相比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 2.针刺左侧飞扬穴,左侧MCA的Vd、PI、RI在迸针时、行针时、出针时三个时间点与进针前10分钟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 3.针刺左侧飞扬穴,右侧MCA的Vs在行针时与针前10分钟比较,明显降低(P<0.05)。 4.针刺左侧飞扬穴,右侧MCA的Vd、Vm、PI、RI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四个时间点进针前10分钟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 5.PI、RI在针刺得气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分钟四个不同时间点的值与针刺前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针刺左侧飞扬穴能够显著降低左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和平均血流速度,该穴对MCA具有后遗负性效应,提示我们在针刺该穴时宜采取速刺法,并适当缩短留针及行针时间,且对MCA降低的患者不宜选用该穴。 2.针刺左侧飞扬穴在行针时对右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有负性效应,说明该穴在留针过程中即可降低血流速度,提示我们在留针过程中应采用较温和的手法,以减小刺激量。 3.针刺左侧飞扬穴对双侧大脑中动脉血管阻力(PI、RI)无显著影响,提示针刺该穴对大脑中动脉的收缩与舒张性能无负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