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瘫痪的都柏林人——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文本世界分析
【6h】

瘫痪的都柏林人——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文本世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Chapter 4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ext Worlds of Dubliners

Chapter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文本世界研究,目的是描写《都柏林人》中短篇小说语篇的认知机制,探寻读者的语篇加工过程以及认知世界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认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对小说的语篇世界进行了一次实践性的探索研究。由于认知文体学关注语言分析和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过程,因此它在对文本加工过程的认知描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只有在认知层面上阐释文本意义的建构才能更充分地解释文学语篇中的语言形式和文体功能,因为读者对文本语言的识别和理解需要采用多种的认知策略。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虽未采用意识流手法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已经开始表现出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一些端倪来刻画都柏林人的存在及其精神世界。这部短篇小说集是一本有机的整体,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其故事通过题材、风格、技巧和主题相互连接在一起,从童年,青年,成年以及公共生活四个方面来揭示整个都柏林的瘫痪麻木的社会状态。《都柏林人》中的瘫痪主题通过小说中人物循环往复的心理活动以及人物在现实世界和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之间的不断转换来体现。
   本文从文本世界的角度,对《都柏林人》中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了系统的认知文本研究。作为认知文体学中最具影响力的认知模型之一,文本世界理论从读者理解加工语篇的认知过程来分析语篇的认知机制和读者对小说世界的心理建构。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小说语篇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探寻小说主题意义的形成机制,而且可以更加清晰地解释这种深刻的主题意义在读者头脑中的建构过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在文章中通过频繁使用情态动词,否定词,带有回忆和想象性质的词语及时态的变换等来建构文本世界中的情态亚世界和世界转换的不同层级,进而展现小说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读者借助已有的语言、背景知识和语篇相互作用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姐妹》中的小男孩在文本世界中来回跳跃,挣扎于宗教统治下瘫痪的社会现实和渴望摆脱束缚实现自由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了瘫痪的社会状态造就了国民包括这么一个小男孩精神上的迷惑和麻木。《伊芙琳》是对渴望追求新生活的年轻女性伊芙琳的描述,主人公在决定摆脱毫无生机和希望的生活模式后,徘徊于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无尽的遐想中,最终由于缺乏勇气而放弃追求新生活的决定。读者需要借助于主人公的回忆和想象以及叙述中穿插的作者的声音来建构伊芙琳被动的、精神瘫痪的文本世界。《都柏林人》中的结束篇《死者》是对整部小说集的概括总结,通过三次主要的世界转换,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在遭受三次打击后,认清了自己和周围瘫痪的社会现实,从而唤起了他对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乃至整个爱尔兰未来的思考。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借助于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来唤醒整个爱尔兰民族意识的觉醒。经研究发现,本论文提出的理论和分析框架能够有效的解释《都柏林人》中短篇小说的语篇构建,并在认知层面上对读者阅读小说的认知共性进行了阐述。论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两种不同世界中的矛盾和纠结来剖析瘫痪的社会现实对人物的深刻影响,从而揭示小说主题,为人们研究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及后期的意识流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文本世界理论是研究小说人物心理机制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模式,将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文本世界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小说,尤其是带有意识流性质的小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