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行政能力研究
【6h】

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行政能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 行政能力的概念

第二章 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行政能力弱化表现

第三章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弱化原因分析

第四章 提升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路径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群体性事件是以某些社会矛盾为导火索而引发的,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集合临时形成的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上访、游行、围堵甚至冲击政府机关等形式,表达诉求或者不满,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活动。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原因,可以概括有三点:利益调整下产生的矛盾,这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国家机关的权力滥用与执法不当,这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民意诉求渠道的不畅通,这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索。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几起无论在规模、性质甚至复杂程度都不同的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在处置过程中暴露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群体性事件所造成的社会不稳定性强烈冲击了政府的公信力,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可以检验一个地方的执行能力是否高效稳定。本文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角度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作出分析,以瓮安事件为例分析了行政能力的弱化表现,即行政不作为、行政执行偏离轨道以及行政成本过高三大问题。瓮安事件中行政不作为现象尤为突出,正是政府部门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缺失,使得社会秩序走向失控。行政执行能力的弱化不仅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还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弱化原因概括起来有行政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执行环境不完善、机构之间不协调、地方利益至上以及监管不力等五方面因素,本文最后分别从主体方面、行政生态环境方面以及制度方面探讨提升行政能力的路径。主体方面指的就是政府执行者即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人才是兴国之本,通过创新公务员选拔录用培训机制,提高公务人员的业务技能与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广泛施行行政问责制,培养政府执行者的责任感,提升整个部门的向心力。行政生态环境方面则从内部和外部着手。内部着力培养异于官僚制的行政文化,引入竞争机制,使政府机关更加充满活力。外部则是坚持信息透明,建立沟通渠道,重视民意表达。同时开展政府工作宣传活动,让百姓知道政府部门在干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提高凝聚力。如此创造一个优良的行政生态环境,提高执行能力。制度方面是最复杂的,也是最为任重道远的,包括重塑组织构架、调节统筹兼顾的利益整合机制以及建立独立的监控机制等。
   地方政府公共行政能力是地方政府达成既定公共政策目标的能力与力度,行政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政权的巩固以及统治的合法性。一个地方的行政能力涵盖很多方面,工商系统发放牌照、公安机关执法、司法系统判案、行政机关执行公务等等,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接触的是普通的群众,受到最直接反馈的也是人民群众。当一个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时,一个高效的政府是可以迅速平息事端,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恢复社会安定秩序的;而一个低效弱化的地方政府只会让事态越演越烈到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造成的后果不只有显性的物质、生命财产等的损失,更多的是政府公信力的损失,权威的漠视。这样以后的工作更加难以开展,政策的推行实施会更加艰难。因此,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