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问题
【6h】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问题

代理获取

摘要

由于世界经济和文化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外交流的渠道更加丰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与冲突也屡见不鲜。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新情况带来的挑战。
   跨文化交际由语言交际形式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组成,分别表现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非语言交际常常辅助语言交际,是语言的补充和强化,有时甚至起到语言交际所不可能起到的作用,因此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地位不可替代。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留学生使用汉语并运用汉语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众所周知,民族的行为产生于民族的文化,文化的丰富性造就了行为方式的多样性。人们的非语言行为正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诠释和体现,因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其他民族的非语言行为的意义理解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际冲突和交际失误。然而,长期以来,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留学生经常发生因非语言交际失误导致的文化障碍与文化冲突,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目前的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放在一个应有的位置,一方面加强教育和教学方面改革,一方面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能力。在加强留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全面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对日益频繁的对外交际需要,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所在。
   本文介绍非语言交际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非语言交际的表现形式、文化差异,并分析了留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现状及其原因,从教学、教师、教材和教学大纲等方面对如何培养留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