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化学传感器在叶酸及三聚氰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6h】

电化学传感器在叶酸及三聚氰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电化学传感器概述

1.1.1 引言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2 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及制备

1.2.1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1.2.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1.3 电化学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3.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2 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1.3.3 在医学中的应用

1.3.4 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1.4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1.5 电化学传感器在叶酸、三聚氰胺检测中的应用

1.5.1 叶酸

1.5.2 三聚氰胺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次甲基蓝-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叶酸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修饰电极制备

2.2.3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次甲基蓝的电聚合

2.3.2 不同修饰电极对叶酸的电化学行为

2.3.3 实验条件优化

2.3.4 扫描速度的影响

2.3.5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3.6 加标回收实验

2.3.7 稳定性与重现性

2.3.8 干扰测定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聚茜素红-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对叶酸含量的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修饰电极

3.2.3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茜素红的聚合

3.3.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扫描速率

3.3.5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3.6 加标回收率

3.3.7 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聚中性红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纳米膜测定叶酸含量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修饰电极制备

4.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电极的比较

4.3.2 不同修饰电极对FA的电化学行为

4.3.3 实验条件对FA在PNR/MWCNTs/GCE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4.3.4 峰电流和扫描速度的关系

4.3.5 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4.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4.3.7 干扰实验

4.3.8 回收率实验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聚结晶紫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叶酸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修饰电极

5.2.3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晶紫的聚合

5.3.2 PCV/GC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5.3.3 实验条件优化

5.3.4 扫描速率

5.3.5 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5.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5.3.7 干扰实验

5.3.8 回收率实验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修复合膜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三聚氰胺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剂

6.2.2 修饰电极制备

6.2.3 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修饰电极对三聚氰胺的电化学行为

6.3.2 实验条件优化

6.3.3 扫描速度的影响

6.3.4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6.3.5 加标回收实验

6.3.6 稳定性与重现性

6.3.7 干扰测定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束语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制备方法以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系列性能良好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叶酸和三聚氰胺的分析测定,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1.聚次甲基蓝-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叶酸
  利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次甲基蓝/多壁碳纳米管(PMB/MWCNTs)修饰玻碳(GC)电极,该电极对叶酸(F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叶酸在-0.51V处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4×10-61.1×10-4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10-6mol/L。用标准加入法做了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0.8%~101.0%。该电极制备简单,有良好的稳定性。
  2.聚茜素红-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对叶酸含量的测定
  采用电聚合方法将茜素红(AR)修饰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制得了PAR/MWCNTs/GC电极,该电极对叶酸(F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0.63V处叶酸还原峰电流与浓度(1.25×10-6~4.00×10-5mol/L)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用标准加入法检测了回收率,其值达92.0%-102.0%。该电极制作简单,有良好的稳定性。
  3.基于聚中性红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纳米膜测定叶酸含量
  结合纳米材料的电催化特性和中性红聚合物薄膜的分子识别能力,利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多壁碳纳米管(PNR/MWCNTs)修饰玻碳(GC)电极,该电极对叶酸(F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实验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叶酸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25×10-7~5.00×10-5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7×10-7mol/L,相关系数为R=0.9986。用标准加入法做了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9.3%~103.2%。该复合膜电极制备简单,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4.聚结晶紫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叶酸
  采用电聚合方法将结晶紫(CV)修饰到玻碳电极(GC)上,制得PCV/GC电极,该电极对叶酸(F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0.65V处叶酸还原峰电流与浓度(1.00×10-5~7.00×10-5mol/L)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3。用标准加入法检测了回收率,其值达90.4%~101.0%。该电极制作简单,有良好的稳定性。
  5.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膜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三聚氰胺
  以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为基底,然后再其表面修饰一层Nafion膜,制备了一种测定三聚氰胺的电化学传感器。该电极对三聚氰胺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聚氰胺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9×10-6~4.0×10-3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9×10-6mol/L。用标准加入法做了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4.6%~101.0%。该电极制备简单,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