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6h】

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药物载体的开发

1.2 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合成

1.2.1 粒径小于30nm的四氧化三铁的合成

1.2.2 粒径大于100nm的四氧化三铁的合成

1.2.3 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合成

1.3 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生物医学应用

1.3.1 药物/基因/DNA/RNA传递

1.3.2 磁共振成像

1.3.3 酶固定,细胞摄入,生物分离和富集多肽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2 肝素化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特性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FITC-APTES的合成

2.1.4 油酸铁的合成

2.1.5 油酸修饰的Fe3O4的合成

2.1.6 MFMSNs-NH2的合成

2.1.7 MFMSNs-HP的合成

2.1.8 血浆再钙化时间(Plasma recalcification time,PRT)测定

2.1.9 溶血实验

2.2 测试与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3 氮吸附脱附曲线、比表面及孔径分布

2.2.4 超导量子干涉仪磁强计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2.6 粒度分布与Zeta电位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2.2.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肝素含量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2.3.2 氮吸附脱附曲线、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2.3.3 磁化率测定

2.3.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

2.3.5 XPS分析

2.3.6 Zeta电位测试实验

2.3.7 MFMSNs-HP的TEM图片

2.3.8 磁性及水分散性图片

2.3.9 粒度分布测定

2.3.10 血浆再钙化时间测定

2.3.11 溶血实验

2.4 MFMSNs-NH2的形成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肝素化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对生长因子的负载与释放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荧光滴定实验

3.2.2 bFGF负载与释放实验

3.2.3 细胞的准备

3.2.4 四唑盐(MTT)比色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光谱

3.3.2 bFGF释放曲线

3.3.3 负载bFGF的MFMSNs-H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细胞活性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肝素化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对阿霉素的负载与释放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负载与释放阿霉素实验

4.2.2 细胞的准备

4.2.3 细胞摄入实验

4.2.4 HepG2细胞毒性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阿霉素释放曲线

4.3.2 细胞摄入实验

4.3.3 阿霉素毒性实验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完成工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最近几年,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magnetic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MSN)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得到广泛的研究。MMSN具有机械、热、化学稳定性,从而具有很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它还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容积,以及窄范围的可调的孔径分布,再加上容易化学改性的表面和磁靶向性,使其在当前药物传递系统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血管生成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创伤愈合和组织再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管生成的过程受许多生长因子的调控,在众多生长因子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是其中一种最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它对很多种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转移以及基因表达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生长因子对酶和热都比较敏感,注入体内的话生物活性只能保持很短时间,导致疗效不佳,生物利用度极低。肝素是一种聚阴离子多糖,对不同的生长因子都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还可以使生长因子交联他们的受体的同时保护他们不被酶解和热解。因而构建一个基于磁性介孔硅的生长因子传递系统是当务之急。
  在此,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这种材料以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30(PVP30)的共同组装形成的球状Fe3O4聚集体为磁核,它具有均一的核壳结构,同时还具有超顺磁性,此外,它的饱和磁化值达到了20.3 emu g-1。我们还将肝素固定在荧光标记的磁性介孔硅材料上(MFMSNs-HP),并负载上bFGF,从而实现对bFGF的靶向传递。实验结果表明MFMSNs-HP对bFGF缓释效果明显,并且负载上bFGF的MFMSNs-HP对HUVEC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值作用,并且促增值作用可持续至少6天,而且MFMSNs-HP在高达200μg mL-1的浓度下依然对人HUVEC细胞无毒性。我们也尝试了将阿霉素负载到了MFMSNs-HP上,发现它也具有缓释阿霉素的作用,并保持了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MFMSNs-HP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药物传递载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