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联晚期新闻“公开性”改革研究
【6h】

苏联晚期新闻“公开性”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一、苏联新闻事业的改革背景

(一) 改革前苏联新闻事业的状况

1. 改革前苏联新闻事业所处的政治环境

2. 改革前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媒介环境

(二) 苏联提出新闻“公开性”改革的必要性

1. 媒介作为党的喉舌,导致舆论一律

2. 传媒事业僵化,发展困难

(三) 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最初设想

1. 还视野于民,解放思想

2. 加强舆论监督,刺激僵化体制

3.争取民心,促进改革

二、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内涵

(一)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措施

1.取缔新闻审查制度

2.调整人事制度

3.修改教育体系

4.开放报禁

(二)苏联新闻改革措施所发挥的作用

1.“舆论一致”的突围者

2.历史和现实的批判者

3.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推动者

(三)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带来的影响

三、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教训及启示

(一)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教训

(二)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而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闻事业“公开性”改革陪着苏联走完了最后一程,不可避免的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众因之一。形成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新闻模式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完全处于僵化状态,戈氏上台后推行新闻“公开性”改革,倡导舆论多元化改变了苏联新闻事业的旧格局。本文着重研究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推行的背景、手段、成败以及启示。
  本文除绪论外共计三部分,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的是苏联新闻事业改革之前所处的政治和媒介困境,从而为介绍新闻事业的改革做好铺垫,同时揭示新闻“公开性”改革决策的历史进步性。为了打破舆论一律和传媒事业僵化的局面,接着点出苏媒进行新闻事业改革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当时戈尔巴乔夫提出新闻事业改革的最初美好设想。
  第二部分的主线就是回顾当时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发展历程,首先是对改革措施的研究,再介绍这些改革手段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所发挥的作用,最后探析的是新闻“公开性”为苏联带来的影响。
  第三部分为苏联新闻“公开性”改革的失败所带来的历史教训,总结出改革中的启示,令类似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以史为鉴。

著录项

  • 作者

    孔丹华;

  •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大学;
  • 学科 新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举玺;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219.512;
  • 关键词

    苏联晚期; 新闻改革; 公开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