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形意拳》第1章及第2章1、2节翻译报告
【6h】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形意拳》第1章及第2章1、2节翻译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原文

译文

前言

一、翻译任务描述

1.1翻译任务来源

1.2翻译文本简述

1.3翻译项目意义

二、翻译过程

2.1译前准备

2.2翻译初稿

2.2.1 文本理解过程

2.2.2 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2.2.3 文本表达阶段

2.3修改稿

2.4终稿

三、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的翻译

3.1.1 含中国特色的名词的翻译

3.1.2 术语词性的区分

3.1.3 特殊术语的翻译

3.1.4 方向性词语的翻译

3.1.5 不理解词语的翻译

3.2 特殊句式的翻译

3.2.1 谚语类句子的翻译

3.2.2 短句的翻译

3.2.3 有歧义的句子翻译

3.3 篇章的翻译

3.3.1 篇章内容的一致性

3.3.2 整篇文章的翻译基调把握

四、翻译实践总结

4.1 任务感受

4.2合格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次翻译报告以《形意拳》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形意拳》是中国体育总局武术协会编写的一套武术教材的其中一本,全书共有三万多字,译者负责翻译前三分之一的任务。在本次翻译任务中,由于武术文本涉及到中国文化,而且关于中国武术的翻译历来就有异化与归化之争。面对这一翻译困难,笔者以目的论为指导,采取了平衡化的翻译策略,也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以及其应达到的目的,在整篇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同时采取异化与归化。既要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也要关注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并且武术翻译现存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一词多译。这给笔者在翻译时选择一个恰当的词造成了一定的翻译困难。因此,笔者在翻译时还是遵照翻译的目的,在翻译时选出译者认为比较恰当的翻译文本。
  本次翻译报告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实践部分,第二部分为报告部分。报告部分又分为四小部分来分析本次翻译任务。在翻译报告的第一部分,笔者对本次翻译任务做出了详细介绍,包括该翻译任务的题材类型、笔者得到任务的渠道以及该翻译项目的意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次翻译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审。第三部分,译者列举出本次翻译任务中出现的难点,并列举出译者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第四部分,译者分析总结了对本次翻译任务的感受与感悟。

著录项

  • 作者

    赵江莲;

  •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大学;
  • 学科 英语笔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珂,李翔;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翻译 ;
  • 关键词

    武术教材; 目的论; 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