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6h】

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数据与方法

1.3.1数据来源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2技术路线

2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2.1.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新增长理论和新趋同理论

2.2文献综述

2.2.1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分析框架

2.2.2区域经济增长收敛趋势的判断

2.2.3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划分

2.2.4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指标的选取

2.2.5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2.2.6区域经济差异的机制分析

3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

3.1苏鲁豫皖区域经济概况

3.1.1研究区概况

3.1.2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增长特征

3.2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特征

3.2.1基于变异系数的区域经济差异演变

3.2.2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增长的绝对β收敛验证

3.3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

3.3.1苏鲁豫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3.3.2 苏鲁豫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特征

3.3.3苏鲁豫皖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

4 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4.1苏鲁豫皖地级市经济差异空间影响因素

4.1.1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4.1.2计量分析

4.2 苏鲁豫皖县域经济差异空间影响因素

4.2.1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4.2.2计量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主要结论

5.2可能的创新之处

5.3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趋益严峻并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我国东中西部地带性区域差异历史渊源深厚,地带内各省区间以及省份内部不同地级市、县(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已成为区域科学、经济学和地理学不断向微观尺度推进的研究热点。苏鲁豫皖跨越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内陆、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版图中重要的地理空间;四省地理位置毗邻,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尺度,通过数理统计和空间计量分析,力求详尽刻画新世纪以来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以期透视我国微缩版的东中部经济发展差异。
  本文以变异系数折线图展示苏鲁豫皖多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趋势,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县域经济进行绝对β收敛验证;从宏微观尺度的中心----外围结构与行政边界效应检验两方面刻画苏鲁豫皖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揭示苏鲁豫皖县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同时以2000年和2010年为截面,从制度、集聚、关系三个维度选取变量对苏鲁豫皖地级市和县级两种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回归及对比分析。新世纪以来,苏鲁豫皖经济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经济增长速度自2008年以来有所放缓。四省经济差异对地理尺度较为敏感,总体表现为县域行政单元>地级市>省区,且均呈现2007年之前较大幅扩大之后较小幅度缩小的变化趋势。绝对β收敛验证的空间回归结果表明,苏鲁豫皖县域经济于2000-2007年间呈现微弱发散趋势,且2007-2013年并无经济收敛。总体而言,新世纪以来,苏鲁豫皖三种地理尺度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均有扩大趋势。其次,就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而言,苏鲁豫皖县域经济增长对原有经济基础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四省经济差异类型包含南北差异、东西差异以及空间圈层差异。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中心----外围结构在研究区均有所体现且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边界效应检验显示,安徽与江苏、东中部两省区间均有微弱一体化趋势,后者在2007年之后呈现微弱的经济收敛,河南与山东、江苏均存在明显省际边界效应。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表明,苏鲁豫皖县域经济的全局和局域空间集聚态势均有所增强;冷热点区域在各自原有区位出现空间扩张,一定程度上表明苏鲁豫皖县域经济两极化的空间结构得到强化,需引起高度重视。最后,就经济差异空间影响因素而言,苏鲁豫皖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地理尺度、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的核心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地级市由2000年制度维度下的投资市场化和集聚维度下的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变为2010年制度维度下的财政分权与集聚城市化经济,制度要素和集聚经济一直是四省地市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分区域看,2000年时集聚经济同为东部与中部地市经济差异的核心影响变量,东部更多依赖投资市场化,中部更多依赖财政转移支付;2010年投资市场化与地方化经济对东部地市已无显著影响,而投资市场化对中部地市的影响得到体现。县级尺度经济差异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要素投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口集聚程度&财政转移支付)、集聚经济维度下的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以及地理单元间经济联系,且在东中部县域无明显分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