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及其预测效度
【6h】

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及其预测效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特质情感、特质性积极情感、消极特质情感的定义

1.2外显特质情感和内隐特质情感的定义

1.3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和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定义、测量和特征

1.4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和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关系研究

1.5社交效能感的定义和相关研究

1.6求职行为的定义和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2研究的理论意义

2.3研究的实践意义

3研究一:大一新生的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及其预测效度

3.1研究目的和内容

3.2研究方法

3.3研究结果

3.4讨论

3.5结论

4研究二:求职者的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及其预测效度

4.1研究目的与内容

4.2研究方法

4.3研究结果

4.4讨论

4.5结论

5总讨论

5.1 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

5.2 特质性积极情感的预测效度

6 研究总结

6.1 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特质性积极情感已经成为幸福的一个关键方面,也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强大的预测器,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般来讲,特质性积极情感水平高的人往往是社会活跃度高的人,他们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熟人、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消极特质情感则跟这些社会行为没什么相关性。然而,目前还较少有研究者把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和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另外,研究者对于内隐、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分离程度的探讨也不多见。
  本研究以大一新生和求职者两类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实验法和追踪研究设计来探讨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及其预测效度。具体地,本研究首先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分别测量样本的内隐和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以此来探讨特质性积极情感的内隐和外显特征;其次,使用问卷法考察大一新生样本的社交效能感,使用问卷法考察求职者样本的求职行为,以此作为内隐、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的预测效标进行探究。本研究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探讨特质性积极情感及其预测效度,这对于当前以建构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为主要架构的特质情感理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于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工作效率、幸福感、满意度、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也都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
  (1)大一新生的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与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是分离的。
  (2)大一新生的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和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均能够显著地预测其社交效能感。
  (3)大一新生的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和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均能够稳定地预测其社交效能感。
  (4)求职者的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与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是分离的。
  (5)求职者的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能够显著地预测其求职行为,而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不能显著地预测其求职行为。
  (6)求职者的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能够稳定地预测其求职行为,求职者的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不能够稳定地预测其求职行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与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是分离的。
  (2)与外显特质性积极情感相比,内隐特质性积极情感具有更强的跨时间稳定性、能够更加有效地预测个体的行为,并且这种预测效度更加具有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