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祥符调”流派艺术探析——以豫剧《春秋配·捡柴》的演出实践为例
【6h】

“祥符调”流派艺术探析——以豫剧《春秋配·捡柴》的演出实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祥符调及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艺术成就

(一)陈素真的艺术价值

(二)阎立品的艺术特征

(三)“汴京三王”与《王金豆借粮》

二、在学习《春秋配·捡柴》过程中的粗浅体会

(一)学习《春秋配·捡柴》过程之“唱腔篇”

(二)学习《春秋配·捡柴》过程之“表演篇”

三、祥符调的艺术特色

(一)祥符调的唱腔旋律特点

(二)祥符调的声音音色、咬字吐字

(三)结合自身来谈祥符调的演唱与民族歌曲演唱的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祥符调发源于河南开封,被誉为“豫剧之母”,为标准的中州正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它的唱腔温婉秀丽、古朴、典雅俏丽,我正是被它的唱腔给吸引了,作为一名戏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没有之前的戏曲功底的情况下,是怎样完成一场硕士毕业戏曲演唱会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经验教训,将以论文的形式较为详细的讲述。本文重点立足于豫剧祥符调,代表人物陈素真,代表剧目《春秋配·捡柴》,怎样学习陈派经典剧目的唱腔、把握其风格;怎样练习身段基本功、做到唱做统一;怎样熟悉伴奏乐队的软场硬场、已达到配合默契等等。最后尝试着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即来自于实践的总结升华,演唱会后如能开上一场研讨会,听听各位老师的评价和批评,将是无比荣幸的事情。
  本文结构大体分为三大部分逐一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祥符调及其流派代表人物的艺术成就,分析“祥符调”最具代表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们,在第一部分下又分为三个小节来分析:1.陈素真的艺术价值,2.阎立品的艺术特征,3.“汴京三王”与《王金豆借粮》;第二部分是在学习《春秋配·捡柴》过程中的粗浅体会,在学习和排练演出期间自身的感受体会,在这一部分又分为两个小节:1.学习《春秋配·捡柴》过程之“唱腔篇”,2.学习《春秋配·捡柴》过程之“表演篇”;第三部分是祥符调的艺术特色,这一部分由三个小节组成:1.祥符调的唱腔旋律特点,2.祥符调的声音音色、咬字吐字,3.结合自身来谈祥符调的演唱与民族歌曲演唱的不同;本文通过借鉴和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此次举办的戏曲演唱会以及自身对祥符调的认识和理解来分析祥符调的艺术风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