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业流动与县域制度变革——肇东职业流动研究
【6h】

职业流动与县域制度变革——肇东职业流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选题意义

1.3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2章职业流动研究的相关理论回顾

2.1国外研究状况

2.2国内研究状况

第3章肇东职业流动状况研究

3.1职业流动与职业分类

3.2改革前肇东社会结构与职业流动

3.3体制转轨与职业分化

第4章肇东职业流动评析

4.1肇东职业流动体制的转变

4.2肇东职业流动的新特征

4.3肇东职业流动存在的问题

第5章建立、完善公正与和谐的职业流动机制

5.1公正与和谐的职业流动机制的特征

5.2形成公正与和谐的职业流动机制的措施

5.3公正与和谐的职业流动机制的宏观条件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探讨肇东职业流动状况,概括出肇东职业流动的一些特征,并针对肇东职业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笔者的若干看法。为进一步改革和调整相关的制度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职业流动机制更加公正与和谐。 调查的基本方式是以典型调查为主,将“肇东”作为县域中的典型,收集与职业流动相关文献、文件、数据、个案等资料,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及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研究结论如下:肇东职业流动模式已由改革前的计划控制主导型转向市场调节主导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流动的渠道;在流动的过程中体现出个体选择和利益驱动的结合;影响职业流动的先赋性因素逐渐被后致性因素取代,其中教育资本己成为影响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最重要后致性因素。 尽管如此,肇东职业流动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职业流动的制度约束性还很强。二、职业流动的观念滞后。三、教育不公平问题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职业流动。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流动的正常进行。五、存在一些通过非规范手段实现大跨度(长距离)向上的职业流动现象。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及职业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主要对策是:一、切实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二、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加强基础教育建设。三、继续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还要尽快健全就业筛选机制。五、加强职业流动的信息化、专业化管理。 文章最后指出公正与和谐职业流动机制的宏观条件,即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全文约29,000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