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雪莱戏剧作品《钦契》中哥特元素研究
【6h】

雪莱戏剧作品《钦契》中哥特元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

一、哥特小说特征综述

二、雪莱简介

三、文章结构简述

第一章 诗剧《钦契》中哥特元素分析

第一节 主题与情节

一、罗马教会下的悲剧主题

二、扭曲的欲望:乱伦

三、借鉴与修饰:对封建主流文化的妥协

四、毁灭式悲剧结局

第二节 场景设置

一、 阴暗的封闭空间

二、 变幻的自然环境

三、对话与细节中营造的恐怖感

第三节 人物设置

一、美丽隐忍的家族附属品:贝特丽采

二、多重罪恶的施加者:钦契

三、困顿在婚姻中的男女

四、失去坚贞的情人

第二章 诗剧《钦契》的艺术特色分析

第一节 贴近现实:叙述手法分析

一、 回叙法的合理运用

二、 性格在叙事中的主导作用

三、 旁白式人物的参与

第二节 戏剧性画面:场面设置

一、明场戏与暗场戏的合理分配

二、情景的集中和丰满

第三节 冲突设置

一、 加重内在冲突设置

二、自觉意志的逐渐强化

第三章 诗剧《钦契》的哥特元素运用效果

第一节 时代背景的形象描述

一、 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二、中产阶级的崛起

第二节 创作主旨的准确传递

一、作者的政治倾向

二、和谐社会的理念表达

结语

一、哥特元素戏剧文本分析

二、哥特元素戏剧受众分析

三、搬演舞台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中体现出的启蒙主义被鲁迅推崇备至,其诗作也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而关于雪莱的其他诗剧作品,却很少被人关注,尤其是其创作的五幕诗剧《钦契》。国外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个别领域。国内系统的研究大部分是着重于雪莱的思想研究和政治倾向探究,关于《钦契》的研究则略显匮乏。事实上,《钦契》的许多文学特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能够为深入研究提供不胜枚举的切入点。其剧作中体现出大量的哥特元素,显示出了诗剧的哥特文学倾向,然而是否属于哥特文学范畴,还有待考论。另外,如果诗剧《钦契》属于哥特文学范畴,那么为什么将哥特文学用戏剧形式呈现?而在形式的影响下,哥特文学会出现怎样独特的效果?这些都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从探讨《钦契》是否属于哥特文类的范畴入手,剖析其文本中体现出的哥特特征,围绕这些特征对英国当时复杂的社会现状和矛盾进行讨论。接着探讨《钦契》在其戏剧形式下,与传统的哥特文学相比突出的艺术特色,以及这些艺术特色是怎样表现出了诗剧的政治理念和情感倾向。全文共由五个部分构成:引言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戏剧《钦契》的研究现状以及哥特文学的主要研究理论,并进一步引发问题,如果从戏剧的角度去解读诗剧《钦契》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其次,简要介绍雪莱生平经历,以及其后来形成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无神主义的思想来源;之后对哥特小说的显著特征等方面进行总结。
  第一章分别从主题情节、人物设置以及场景设置出发,使用与传统经典哥特小说对比总结的手法,以剖析《钦契》中哥特元素的各方面体现。首先,场景设置方面从封闭空间和动态的天气环境两个方面塑造恐怖氛围,其次作者又使用乱伦、地位篡夺及抨击罗马天主教会的主题情节设置,将女主角的柔弱人格不独立、反派人物欲望张扬及不幸福的婚姻状态等特点描写出来。同时,深究《钦契》是否属于哥特文学范畴以及其中体现出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和中产阶级对于封建贵族及资产阶级的挑战和妥协。
  第二章是对《钦契》中的艺术特色进行归纳整理。从诗剧中的戏剧性以及哥特元素的独特呈现进行分析梳理,探究在哥特文学与戏剧形式的结合会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特色。首先在叙事手法上,与哥特小说惯用的叙事手法不同,《钦契》利用回叙法、人格的独特塑造以及故事中增加角色承担旁白功能等叙述手法使诗剧更加完整的呈现故事内容。其次在场面营造上,作者利用“明场戏”与“暗场戏”交叉呈现的手法,着重于将情景集中和丰满,使诗剧较之哥特小说具有可搬演、现实性的特点。最后在其冲突设置上,利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形式,凸显出自觉意识的强弱之分以及个人选择对悲剧走向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首先剖析了当时英国动荡的社会背景以及复杂的社会阶级构成,再从作者本人经历入手,以此探究雪莱本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及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同时揭示,整个剧本缜密的结构深刻展现了雪莱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严肃思考,以哥特戏剧的形式表达出个人的社会理想和政治倾向亦为雪莱的创新之处。
  末尾部分为结语。结论首先是关于全文做了简短的总结,在全文对哥特小说及《钦契》做了剖析研究之后,首先肯定该戏剧属于哥特文类,并归纳得出在戏剧形式的影响下,哥特元素的独特性呈现。其次对于哥特元素戏剧进行拓展研究,从其文本、受众及搬演舞台局限性三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探究哥特元素戏剧在今时今日的发展可能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