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研究
【6h】

“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戏曲类改编:对传统道德准则和人格范式当代价值的发掘

第一节 豫剧《程婴救孤》与越剧《赵氏孤儿》之比较

一、戏剧冲突:张力十足与环环相扣

二、人物形象:大义之人与大善之人

三、主题设置:呼唤“道义”与表达“仁善”

第二节 继承传统 直面“人性”

第二章 话剧类改编:对传统故事的解构与颠覆

第一节 赵氏孤儿:对戏剧主人公程婴的解构与异化

一、人物置换

二、主题转移

第二节 解构语境下的舞台语言艺术

第三节 话剧改编背后的当代文化语境

第三章 电影类改编:传统文化在现代视阈下的变异

第一节 儒家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

第二节 商业与艺术夹缝中的纠结

第三节 悲剧力量由外化到内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复兴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思潮,当儒家传统文化的崛起波及到了戏剧界,便掀起了一股对经典名剧的改编热潮。元杂剧《赵氏孤儿》因其蕴含了崇尚正义、舍生取义、坚韧顽强的传统价值观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于是,在复兴中国传统的当代文化语境下,戏剧界形成了一股“孤儿改编”热。不同的改编版本最终呈现出了不同的精神风貌,其背后体现了传统价值观在戏剧改编中的分化。
  豫剧《程婴救孤》既保留了戏剧主人公程婴英勇无畏和忍痛换子的大义凛然,又突出了他救孤、抚孤的忍辱负重,同时也深化了他作为一名父亲和友人在失去亲生子和老友公孙杵臼后在灵与肉的双重折磨下所背负的痛苦。这样的设置一脱过去舞台上脸谱化的窠臼,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拉近了观众与两千多年前那些义士的距离,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对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舍身成仁、杀身取义的壮举产生现代思维下的疑问,反而会被他们的悲剧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染。可以说,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以及对当下人性的关怀是豫剧《程婴救孤》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则,也为“老戏新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优质范本。越剧《赵氏孤儿》在改编的过程中受到了“解构主义”的影响,显得不那么“坚守”,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全剧主题的重新设置以及对主人公程婴的改编上。剧中的程婴由“大义”之人转变为“大善”之人,再由“仁”生“义”,完成了救孤的壮举。这样改编使越剧在整体立意上稍逊于豫剧,但好在创作者在解构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度”的尺寸,使“仁心仁道仁恕”的新主题既融合了当下社会人文语境又没有与传统价值体系发生大的偏离,因此这部戏虽然有“解构”的嫌疑,但在整体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依然体现了对传统道德准则的当代挖掘。
  两版话剧在舞台艺术上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林版庄严肃穆不失隽永,舞台表演高度抽象化;田版舞台设置色彩艳丽、机关重重,更加现代化。然而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形式满分,内容不及格。林兆华渴望颠覆历史、摆脱历史,于是在他的改编语境中,将原有的故事框架解构为一场宫廷阴谋,君臣争斗,将程婴解构为赵家的“奴才”,并将其救孤的义举作为“愚忠愚孝”的典型加以批判,这样的改编不仅将原著的悲剧内核消解殆尽,也反映了林兆华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不屑一顾。田沁鑫的改编则体现了她对传统价值观充满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她想借传统文化来重塑社会道德,这也是她欲借《赵氏孤儿》呼唤“诚信”的初衷,另一方面,她又对传统文化能否真正疗救当下社会抱有怀疑。这种矛盾反映到作品中所呈现的效果便是:观众并没有在剧中看到“诚信”的回归,反而是一部因庄姬淫乱而引发的宫廷秽史,庄姬的淫乱解构了赵孤复仇的正义性,也就消解了原著的悲剧内核。戏的后半部分虽将长大后的孤儿设置为主角,却更多的表现了其对自身身份认同和复仇与否的内心挣扎,导演试图使孤儿超越他的两位父亲,不因复仇来获得生命的价值,而是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的人,但是仓促的结局打断了这一主题的深化。
  电影消解了程婴的大义精神和崇高内涵,将其塑造成一个在历史节点中被命运裹挟又无可奈何的略带猥琐式的人物,英雄群像坍塌,悲剧精神覆灭。同时,电影还打破了传统“忠奸对立”的模式,淡化了赵家的忠臣形象,有意突出屠岸贾残忍背后的隐忍、愤怒甚至慈爱的一面。电影虽然表现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将“英雄”还原成了“人”,达到了导演陈凯歌创作的初衷,但另一方面,这样的改编何尝不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视阈下的变异?
  本文采用作品细读,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述了“赵氏孤儿”在当代改编下所体现出的不同精神风貌,深入挖掘其改编背后蕴藏的对传统价值观的态度,并以豫剧版改编所取得的成功为例,提出传统经典在当代改编中应遵循的原则——既要勇于“坚守”,又要蕴含当下。而“坚守”则首先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尤其是对于传统民族经典的改编,决不能一味地以西方文化马首是瞻,强行用西方的一些并不完善的价值观来解构和消解本民族优秀的价值观就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