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CRP、IL-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6h】

血清CRP、IL-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L-6和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出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关于它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也因此愈发受到重视。AICVD已经明确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有关,但近年来不断增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显示,炎症反应是引起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与其预后有关。白细胞介素-6(IL-6)是机体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除与自身免疫疾病和某些肿瘤发生和转归密切相关外,还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抗感染防御机制。CRP是由IL-6及TNF等细胞因子诱导的,只能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严重细菌感染、物理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缺血和坏死等情况下可升高,通常作为独特的炎性标记物来检测,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IL-6和CRP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和预后有关。 C-反应蛋白(CRP)不但是反映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还可直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及脑梗死(CI)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并预测CI的预后。血清CRP水平与脑卒中事件有密切联系,对结果的影响超过了胆固醇。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只要CRP指标正常,预后常比高水平CRP而低胆固醇者预后要好。 为进一步探讨CRP和IL-6与AICVD的相关性,我们对15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入院后进行了CRP和IL-6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以及脑梗死不同的临床类型与CRP和IL-6的关系,以了解CRP和IL-6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该课题随机检测入院的15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72小时之内血清CRP与IL-6浓度。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全部病例均排除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病前两周有感染史,严重心、肝、肾疾病,或三个月内有脑卒中史,手术,外伤史,1个月内应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与颈内动脉系统两组。椎基底动脉系统再分为脑干梗死组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TIA),其中脑干梗死组45例,TIA组4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按照临床类型分为进展型卒中与完全型卒中(参照神经病学第5版),其中进展型卒中32例,完全型卒中30例。选择在性别、年龄等指标上与前两者有很好的可比性的正常对照组50例。 观察组在发病后72小时内采前臂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70℃冰箱保存待测CRP与IL-6。入院次晨空腹采静脉血送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脂、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肝功能、肾功能,并于72小时内头颅CT或MRI检查。对照组采前臂静脉血检测以上指标。 CRP检测采用胶乳比浊法,CRP试剂盒为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IL-6检测采用ELISA法,IL-6试剂盒为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将所得检测值(CRP、IL-6)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及q检验。 结果:1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与脑干梗死患者以及两者与对照组CRP与IL-6水平的比较: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CRP水平(20.36±8.77mg/1)高于健康对照组(5.74±2.05mg/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IL-6水平(38.2±13.57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6.5±1.27pg/m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CRP水平(20.49±8.29mg/1)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干梗死患者IL-6水平(38.566±10.25pg/m1)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CRP水平与IL-6水平与脑干梗死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展型卒中与完全型卒中,以及两者与健康对照组CRP与IL-6水平的比较:进展型卒中患者CRP水平(24.76±8.9mg/1)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进展型卒中患者IL-6水平(±7.64±11.7pg/m1)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完全型卒中患者CRP水平(15.66±5.72mg/l)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完全型卒中IL-6水平(28.16±6.18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进展型卒中CRP与IL-6水平高于完全型卒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脑干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以及两者与对照组CRP与IL-6水平的比较: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CRP水平(12.46±6.2mg/1)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IL-6水平(23.45±4.58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干梗死患者CRP与IL-6水平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RP、IL-6水平升高,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2血清CRP、IL-6水平在进展型卒中与完全型卒中均升高,前者升高更明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有关。3脑干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相比CRP、IL-6升高明显,说明CRP、IL-6浓度的增高与病情轻重相关。4免疫指标的明显异常为今后在脑梗死的治疗中择期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